要填补 NASA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空缺并非易事。自 2009 年发射以来,开普勒已经发现了近四分之三的 3,700 多颗已知系外行星。还有数千颗候选行星等待确认。
因此,NASA 在其下一个行星搜寻任务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4 月 18 日,该机构发射了耗资 3.37 亿美元的凌星系外行星巡天卫星 (TESS),该卫星将仔细检查 20 万颗附近的明亮恒星,寻找环绕行星的迹象。TESS 可能会发现比开普勒更少的行星,但它们可以说将更加重要。
“我们关心的不是行星的数量,而是它们环绕附近恒星运行这一事实,”位于剑桥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 (MIT) 的天体物理学家兼 TESS 副科学主管萨拉·西格说。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TESS 旨在识别行星,这些行星足够靠近地球,天文学家可以详细探索它们。团队科学家估计,该航天器将发现 500 多颗不超过地球两倍大小的行星。这些世界将构成未来几十年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包括寻找生命迹象。“我们将看到系外行星研究的全新开端,”西格说。
会见邻居
开普勒和 TESS 都旨在扫描天空以寻找行星凌星现象,即当行星穿过恒星表面并暂时阻挡其部分光芒时发生的轻微变暗。在其大部分任务中,开普勒凝视着宇宙深邃而狭窄的一角——从地球向外窥视约 920 秒差距(3,000 光年),但仅覆盖天空的 0.25%。它的天体普查表明,行星在整个银河系中都很常见。“我们发现行星无处不在,”NASA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天体物理学家伊丽莎·昆塔纳说。
相比之下,TESS 将浅而广——观察地球 90 秒差距范围内的恒星,但覆盖超过 85% 的天空。它的四个摄像头将使航天器的视场大约是开普勒的 20 倍。TESS 将首先扫描南半球天空,然后在一年后将注意力转向北半球恒星;总而言之,它将观察至少 3000 万个天体。
观测区域将在南、北黄道极重叠,黄道极是垂直于地球轨道平面的点。这是经过设计的,因为NASA 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现在计划于 2020 年发射,也将能够在任何给定时间研究这些区域。韦伯 6.5 米的主镜将允许对行星大气进行详细的光谱研究,但它将在其他天文研究中受到高度需求。“韦伯的时间将非常宝贵,”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兼 TESS 首席研究员乔治·R·里克说。
一旦 TESS 发现有趣的行星候选者,一系列地面天文台将开始行动。这些天文台将包括行星搜寻的坚定支持者,例如位于智利拉西拉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 HARPS 仪器,以及新的微型系外行星径向速度阵列 (MINERVA)-Australis,这是一个计划在澳大利亚图文巴附近建造的五个 0.7 米望远镜组。“如果需要,我们有能力每晚集中精力研究一个目标,”南昆士兰大学天文学家罗布·威滕迈耶说,他帮助领导 MINERVA-Australis。
这些和其他地面望远镜将能够推断出 TESS 行星的质量,并由此推断出它们的成分——是岩石、冰、气体还是其他物质。
一个全新的世界
最近的研究表明,TESS 可能会产生比之前认为的更大的收获。今年早些时候,麻省理工学院天文学家莎拉·巴拉德重新计算了 TESS 可能在环绕凉爽且数量众多的 M 矮星周围发现多少行星——并预测大约有 990 颗这样的行星,比早期估计多 1.5 倍。大量的发现将使天文学家能够开始比较广阔的系外行星类别:例如,了解恒星耀斑如何影响行星大气层,或者不同年龄的恒星周围环绕着哪些类型的行星。
TESS 很快就会有伙伴。欧洲航天局 (ESA) 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射其系外行星特性探测卫星。该航天器将测量已知行星的大小——从比地球稍大的行星到大约海王星大小的行星——这些行星环绕附近的明亮恒星运行。欧空局还在为 2020 年代规划两个任务:PLATO 用于研究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以及ARIEL 用于研究行星大气层。
下一代任务将及时到来:开普勒已接近尾声,只剩下几个月的燃料来帮助它做出最后的发现。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18 年 4 月 4 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