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发送到其他行星的 NASA 航天器都必须经过细致的程序,以确保它们不会将来自地球的生物污染带到 目的地。
然而,据 SPACE.com 获悉,NASA 的 火星科学实验室“好奇号”探测器(目前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在行星保护措施中的一个步骤未得到遵守。
该事件已成为一个经验教训的例子,说明在确保严格遵守 行星保护程序 方面存在沟通失误。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问题涉及“好奇号”探测器携带的一组钻头,该探测器于 11 月 26 日发射前往火星。当项目开发人员做出内部决定,不对设备进行最终的超洁净步骤时,这标志着偏离了为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编写的行星保护计划。[照片:观看“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
然而,NASA 的行星首席保护官卡特琳·“卡西”·康利表示,直到“非常后期”,她才得知这一判断。“他们直到几个月前才提交关于不遵守行星保护计划的偏差请求,”她强调说。
康利告诉 SPACE.com,最初的计划是将所有三个钻头都放在一个无菌盒子里。然后,在 “好奇号”着陆 后,将打开盒子,以便通过探测器的机械臂获取经过消毒的钻头,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取出并安装到钻头上,随着任务的进展而使用。
但康利说,在准备探测器前往火星的过程中,盒子被打开了,其中一个钻头被固定在钻头上。此外,所有钻头在发射前都进行了测试,以评估其有机污染物水平。她说,虽然这项工作是在非常干净的环境中完成的,但它偏离了早期商定的协议。
“这就是沟通失误发生的地方,”康利说。“我当然希望看到一份经验教训报告,其中指出未来的项目将如何避免出现相同的流程问题。我确信火星探测计划不希望未来出现类似的流程问题。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做得对。”
赤道目标
康利说,科学和项目官员得出的结论是,“好奇号”的目标着陆点 盖尔陨石坑 不存在可能存在生命的冰——至少在钻头可以穿透的深度内是这样,这加强了偏离协议的合理性。
康利说:“这加强了不对钻头进行消毒的合理性,因为盖尔陨石坑着陆点不太可能有‘特殊区域’。”
这项耗资 25 亿美元的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旨在遵守一项要求,即避免前往火星上任何已知在表面 3.3 英尺(1 米)范围内有水或冰的地点。
遵守清洁标准是确保任务不会将地球生命带到火星的一种方式。这样做可以保护研究火星自然状态的能力,并避免污染,否则会掩盖在该星球上寻找原生生命的能力(如果存在)。
康利强调,在保持“好奇号”清洁方面,“好奇号”组装团队和技术人员做得非常出色,比 NASA 自 1970 年代“海盗号”着陆器以来发送到火星的任何探测器都干净。
康利说,尽管如此,不保持钻头超洁净的决定表明,该流程需要修复。
她说:“他们最好在打开钻头盒子之前先和我核对,以确认是否可以……而不是事后才来请求。”“在这种情况下,这没问题。但对于未来的任务,我们要确保他们事先询问。”
宜居环境
火星科学实验室不是一项 生命探测任务。相反,它将研究火星盖尔陨石坑区域是否具有过去和现在宜居环境的证据。
“直接生命探测本质上是困难的,有些人甚至认为目前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生命没有统一的定义,”华盛顿 NASA 总部的前“火星沙皇”斯科特·哈伯德说。
哈伯德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市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的教授,也是新书《探索火星——十年探索纪事》的作者,该书由亚利桑那大学出版社出版。
“对于生命,没有像重力那样的数学表达式……只有一系列属性,例如复杂性、繁殖、新陈代谢、反应性等等,”哈伯德告诉 SPACE.com。“我们没有《星际迷航》中的三录仪来说‘吉姆,它还活着’。”
火星样本返回
哈伯德指出,现场探测生命是困难的,这突显了将精心挑选的来自火星的样本返回地球进行实验室分析的必要性。
他说,推动火星样本返回工作有三个原因:可以使用最好的实验室设备,其中许多设备无法缩小到航天器尺寸;可以使用许多实验室和许多科学家,彼此交叉验证替代技术;并且可以在多年后使用新的工具和技术以及假设来跟踪和重新检查发现。
哈伯德说:“关于行星保护的条约类型协议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清洁度水平,以防止前向和后向污染。”“前往火星潜在宜居区的航天器必须清洁到惊人的程度,甚至经过消毒。返回地球的样本将被视为具有高度传染性,直到另有证明。”
哈伯德说,地球上“样本接收设施”的价格估计高达 3 亿美元。“尽管如此,我认为这一切都值得,以找出‘我们是否孤独?’……‘火星上是否曾经出现过生命?’”他说。
伦纳德·戴维报道航天工业已有 50 多年。他是今年的国家航天俱乐部新闻奖获得者,也是国家航天学会《Ad Astra》和《Space World》杂志的前主编。自 1999 年以来,他一直为 SPACE.com 撰稿。
版权所有 2011 Spa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