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表明,到 2050 年,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可能面临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等蚊媒疾病的风险。
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未来更多的人面临风险。
根据周一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环境变化、城市化和全球人口流动相结合正在帮助蚊子传播到新的区域。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波士顿儿童医院和牛津大学的首席研究作者莫里茨·克雷默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发现证据表明,如果不采取行动降低当前气候变暖的速度,栖息地将在许多城市地区开放,这些地区有大量易受感染的个体。”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蚊子种类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蚊子都以携带和传播疾病的能力而闻名。

这些地图显示了 2050 年埃及伊蚊(上图)和白纹伊蚊(下图)的预测全球范围,假设温室气体排放在 2080 年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的“中等”气候情景。颜色较深的区域蚊子预测流行率最高。图片来源:莫里茨·克雷默为《自然·微生物学》供图
这项新研究分析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蚊子追踪数据,将各种因素纳入模型中,以预测未来几十年该物种的传播。研究人员在三种不同的潜在气候情景下运行模拟,假设未来气候变化处于中等、高和严重水平。
目前,数据表明埃及伊蚊正在美国各地蔓延(主要从南部各州向上蔓延),蔓延速度约为每年 37 英里,尽管过去蔓延速度更快。另一方面,白纹伊蚊似乎在欧洲的蔓延速度越来越快,目前的速度约为每年 93 英里。
研究表明,这两种物种将在未来几十年继续在世界各地传播,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驱动它们的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
短期来看,研究发现,环境变化不太可能对传播速度产生太大影响,因为蚊子自然会在其当前范围内扩张。换句话说,即使在当前的气候条件下,预计这两种物种也会继续进入新的区域。
然而,从长远来看,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如人口密度上升和城市化)预计将成为接触蚊媒疾病的人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 2030 年至 2050 年之间,气候变化(这可能会通过气温升高和更潮湿的条件相结合的影响,使以前不适合蚊子居住的地区变得适宜居住)可能成为主要驱动因素。未来的气候变化情景越严重,面临风险的人口就越多。
总体而言,研究发现,到 2050 年,全球至少 49% 的人口可能面临蚊媒疾病的风险。即使在温和的气候情景下,这一比例也将继续增长。
因此,研究人员指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限制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适宜栖息地的增加是可取的。”
他们还补充说,研究结果可能偏于保守。该研究主要依赖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数据,这些国家拥有一些最强大的蚊子追踪和监测系统,以得出关于影响全球蚊子移动因素的结论。
然而,这些追踪系统也可能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应对蚊虫侵扰并减缓其传播。在世界其他地方,蚊子可能能够以比研究模型预测的更快的速度进入新的区域。
总的来说,随着气候变化威胁的持续增长,蚊子和其他携带疾病的昆虫的传播日益受到关注。就在去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仅在过去 15 年中,蚊子、跳蚤和蜱虫引起的疾病病例在美国增加了两倍(Climatewire,2018 年 5 月 2 日)。
虽然该研究没有深入探讨病例增加背后的确切原因,但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可能是其中一个促成因素。
经 E&E 新闻许可,转载自 Climatewire。E&E 在www.eenews.net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环境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