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的雨林中仔细聆听,你可能会听到一系列安静、高亢的吱吱声。这些是黑额伶猴(Callicebus nigrifrons)的警报叫声,这是一种生活在小型家庭单元中的棕红色尾巴的猴子。这些叫声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卡萨尔和她的同事报告说,伶猴混合搭配两种不同的叫声,以互相告知威胁它们的捕食者的类型以及威胁的位置。她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生物学快报》上。
卡萨尔的团队与居住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地区一个私人自然保护区的五群伶猴合作。当研究人员将一个填充的卡拉鹰(一种猛禽)放在树顶时,伶猴发出了A叫声,这种叫声的音调上升。当这些动物看到地面上的威胁——用小斑点猫——虎猫来代表时,它们会发出B叫声,这种声音的音调下降。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然而,当团队移动捕食者模型时,猴子调整了它们的叫声。如果卡拉鹰在地面上,猴子会先发出至少四声A叫,然后再混合B叫。如果虎猫在树上,猴子会先发出一个引导性的A叫,然后再转为B叫。
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的合著者克劳斯·祖伯布勒说:“一个单独的叫声并不能真正告诉接受者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可以通过听前五六个叫声来推断捕食者的类型及其位置。” “五个不同的群体在他们的反应中几乎是一致的。没有任何偏差。”
多样的叫声
许多研究表明,动物和鸟类对不同的捕食者使用不同的警报叫声。一些物种,如狐獴和黑顶山雀,甚至可以在它们的叫声中编码威胁的紧迫性。但祖伯布勒说,伶猴是第一个被发现可以在它们的警报中同时编码捕食者的类型和位置的非人类动物。
他还说,它们也是第一个表现出原始语法的迹象的新世界猴子。到目前为止,只有猿类和旧世界猴子被认为可以通过不同的顺序组合各个元素来传达不同的含义。最新的发现表明,简单的句法规则可能早在大约 4000 万年前这两个谱系分裂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通过研究更多的物种,该团队希望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语法的起源。祖伯布勒说:“目前,我们不知道这些叫声与我们自身产生和理解高阶结构的能力有何关系。” “但当我们十年前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时,人们普遍认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叫声只指代事件,没有任何句法组织或组合。这显然不是真的。”
但是,德国哥廷根灵长类动物中心的动物交流研究员库尔特·哈默施密特并不认为这些叫声显示了该团队所暗示的那种结构组织。“我不确定,因为除了第一个叫声之外,这些序列并没有真正好的迹象表明有进一步的规律性,或者这些组合包含进一步的信息,”他说。
该团队现在计划播放不同叫声序列的录音给伶猴,看看它们会如何反应。他们还想研究其他灵长类动物,尤其是大型猿类。祖伯布勒说:“没有人研究过他们的手势信号和发声的组合,而这可能是未来发现的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