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与加拉帕戈斯象龟

赫尔曼·梅尔维尔在他的经典小说中遗漏了什么

时间是1820年,捕鲸船埃塞克斯号正在太平洋上航行,目的是猎捕抹香鲸并收集它们的油脂。日子漫长,工作艰苦,天气炎热,陆地无处可寻,食物嘛,至少可以说令人不快

对于这次航行的船员来说,成功取决于捕获、杀死和提取尽可能多的油脂——请记住,这是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的39年前。埃塞克斯号并不是孤身一艘,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叶,有数百艘船只参与了这种以动物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这对抹香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它们的数量因数十年的过度捕捞而严重减少(今天,这些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易危物种)。

当然,对于那些在这个秋天拿起或重温经典名著《白鲸》的读者来说,你们可能会理解这个故事的其余部分,尽管其中有一些历史上的修改。一头体型巨大的抹香鲸、皮阔德号(读作埃塞克斯号)和亚哈船长卷入了一场预言性的战斗,这场战斗让人联想到迪士尼的《幻想曲》。结局并不好,对鲸鱼、亚哈船长或皮阔德号来说都是如此。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赫尔曼·梅尔维尔1851年的小说是对现实生活中埃塞克斯号上发生的事件进行戏剧化和虚构的版本,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之作。但是,这部文学作品所构建的真相是什么呢?梅尔维尔在他的600多页的小说中没有写到的是,埃塞克斯号的幸存者、19世纪的捕鲸业以及他的经典作品的灵感来源都将他们的成功——以及他们的生命——归功于加拉帕戈斯象龟。

埃塞克斯号驶入太平洋并绕过合恩角时,它停靠在加拉帕戈斯的弗洛雷纳岛和西班牙岛。这对于那个时代的捕鲸船来说太常见了。象龟可以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它们也很大,显然很美味,而且易于运输。对于在美食上被剥夺且患有坏血病的捕鲸者来说,这是完美的食物。

幸运的是,来自埃塞克斯号的舱房男孩托马斯·尼克森幸存下来的手稿帮助描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在弗洛雷纳岛上,船员完成了两项任务:他们收集了100只象龟,以便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食用(此外还从西班牙岛收集了180只象龟);一名船员恶作剧地放火烧了这座岛屿。弗洛雷纳象龟可能又坚持了几年,但最终这个物种灭绝了,这都要归咎于埃塞克斯号及其船员。尼克森指出,当捕鲸船离开时,他们仍然可以看到远处的“熊熊大火”,当他几年后重返该岛时,仍然可以看到烧焦的荒凉景象。

虽然这一记录令人不安,并说明了早期人类对加拉帕戈斯群岛造成的肆意破坏,但真正的恐怖发生在臭名昭著的抹香鲸撞击埃塞克斯号并将其送入海底之后。少数幸运地在船上的幸存者迅速从沉没的捕鲸船上抓取了他们能找到的任何补给品。最重要的是,他们从残骸中“救出”了十几只加拉帕戈斯象龟。

然后,在最终沦为同类相食之前,船员们杀死了、肢解了并食用了从那些无助的动物身上获得的每一块肉(和血)。在内森尼尔·菲尔布里克描述的一顿饭中,船员们按住一只象龟,将其剖开,喝它的血,然后在象龟的壳里生火,煮了所有东西——包括内脏。

所以,让我们仔细想想:梅尔维尔在会见埃塞克斯号前船长并阅读幸存者的故事后,受到启发写下了《白鲸》埃塞克斯号的幸存者至少将他们的一部分生命归功于加拉帕戈斯象龟的肉;但与此同时,象龟本身并没有亏欠那些既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又为了食物而过度利用它们的捕鲸者。可以说,如果埃塞克斯号从未从加拉帕戈斯群岛收集象龟,梅尔维尔就永远不会写出《白鲸》。这是一个奇怪而令人不安的事件循环。

我现在也明白为什么朗·霍华德在他的电影改编作品《海洋深处》中跳过了这一部分——看到象龟被屠宰和杀戮并不那么英勇或适合家庭观看。

在这个动物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放松管制人为气候变化的时代,当您阅读《白鲸》时,请记住加拉帕戈斯象龟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教授这段历史。如果我们幸运的话,我们人类可以从我们祖先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停止对非人类动物的工业规模破坏。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拥有《白鲸》的唯一原因要感谢加拉帕戈斯象龟。在很多方面,令人惊讶的是,在它们的被剥削时代,有10万到20万只或更多的象龟被杀,但却并没有更多从这些标志性生物的肉体中创造出来的书籍、故事和赞誉。

Cyler Conrad, Ph.D., is an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rchaeology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He has conducted scientific and historic research on the exploitation of Galápagos tortoises and sea turtles and has published numerous studies based this topic. His Twitter feed is @cylerconrad.

More by Cyler Conrad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