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杂志评论:《人类为何喜欢哭泣》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复杂的眼泪:人类为何喜欢哭泣:悲剧、进化与大脑
作者:迈克尔·特林布尔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29.95美元)

所有哺乳动物都会流眼泪,但只有人类会哭泣。在他的新书《人类为何喜欢哭泣》中,神经学家特林布尔深入探讨了进化和文化如何塑造人类大脑,使其在比其他动物王国更高的层次上表达情感。

哭泣可能是最早的人科动物交流形式之一。特林布尔认为,最初作为保持眼睛湿润和对疼痛的反应的方式,哭泣成为早期人类分享悲伤、快乐和同情心,并在我们发展语言之前就与他人产生共情的方式。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人类的情绪源于相互连接的大脑区域网络。特林布尔讨论了研究发现,这些发现表明我们大脑中情绪驱动的边缘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其他区域(如感觉皮层)紧密相连,感觉皮层帮助我们处理周围环境。因此,我们的感觉与我们的环境和身体反应融为一体,这与发生在其他物种身上的范式不同。事实上,他认为我们哭泣后感觉更好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哭泣刺激了我们的颅神经,而颅神经反过来似乎可以舒缓我们过度活跃的杏仁核。

特林布尔还描述了各种艺术形式,尤其是音乐,如何具有引发眼泪的力量。这种现象部分可以用脑成像研究来解释,这些研究表明音乐可以触及大脑的边缘系统。简单的和弦可以唤起记忆、身体反应以及快乐和悲伤的感觉。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 83 名听悲伤音乐的人中,90% 的人感到不寒而栗,85% 的人流下了眼泪。另一项研究表明,熟悉的歌曲会触发听众的情感记忆。

特林布尔雄心勃勃地揭开了复杂人类过程的表面。因此,哭泣并不表示软弱;相反,它突出了我们的进步。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