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伪科学:《思想的起源》:融合、创造力和人类火花
作者:马克·特纳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
1908年,数学家亨利·庞加莱将创造过程描述为涌入意识的“成群……直到成对互锁”的思想碰撞。不久之后,格式塔心理学家诺曼·迈尔、行为主义者克拉克·赫尔和其他人开始研究思想和行为如何结合,在20世纪80年代,在对动物和人类的实验室研究中,我证明了组合过程是有序且可预测的,并且可以在计算机上建模。
但在《思想的起源》一书的开头,凯斯西储大学的认知科学家特纳声称,他和一位同事“在10年前才首次完整地介绍了关于融合的研究”。更糟糕的是,这本书的其余部分根本不包含生物学家或物理学家会认为是“研究”的内容。相反,特纳描述了一个神话般的精神世界,其中充满了完全虚构的物体(“网络”、“支架”、“思想束”)和模糊的机制(“精神空间被缝合在一起”),然后他用他异想天开的模型来分析,有时甚至是费力地分析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以及数十本书籍和电影的内容——从《圣经》到《小熊维尼》无所不包。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报道。
特纳说,惩罚的概念必然是另外两个想法的融合:有人做错了事,以及之后罪犯会受到惩罚。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想法都是其他想法的融合。融合是现代人类思维的“大杠杆”,它负责创造力、语言的巨大能力以及我们构想其他思想的能力。
也许是这样,但我们如何知道特纳理论的具体内容是正确的,或者他的理论比其他理论更好呢?他从未告诉我们如何判断他所描述的过程何时没有发生。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是不可证伪的,这是科学中的致命缺陷。
事实上,特纳几乎违反了所有优秀科学的规则:抽象概念被视为真实事物; 该理论的任何方面都不允许您衡量任何事物; 它没有做出可以检验的具体预测; 等等。然后还有同义反复:特纳说,融合解释了创造力,但人们“创造融合”。 明白问题所在了吗?
在本书的结尾,特纳最终放弃了,承认他对他的融合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换句话说,阅读《思想的起源》与阅读《物种起源》截然不同。它更像是阅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它的优雅和范围令人放心,直到您意识到自己被蒙蔽了。至少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很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