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杂志评论:《差距》

来自《大众科学·心智》的书籍和推荐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差距:将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科学
作者:托马斯·苏登道夫
基础图书出版社,2013年

早在3万年前,几种直立行走、智慧型人科动物与我们的祖先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在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上制造石器工具,丹尼索瓦人在西伯利亚南部的洞穴中居住,而尼安德特人的大脑至少与我们自己的一样大,他们遍布冰河时代的欧洲和中东地区。他们学会了在寒冷中生存,使用火,穿衣服,照顾病人,埋葬死者,甚至可能佩戴珠宝。这些人属的同伴很可能拥有许多我们现在认为人类独有的品质。心理学家苏登道夫写道,我们之所以能声称自己在动物中是特殊的,仅仅是因为我们最亲近的亲戚已经灭绝了。

《差距》一书中,苏登道夫考察了将人类与其他动物明显区分开来的鸿沟。他涵盖了六个领域——语言、心理时间旅行(思考过去和未来)、心理理论(思考思考)、智力、文化和道德——在这些领域中,大量的巧妙研究探测了动物和(为了比较)幼儿的思维。类人猿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而猴子却不能,这意味着什么?鲸鱼互相学习歌曲,但这算作文化吗?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苏登道夫写道:“如果你把标准放低,你就可以得出结论,鹦鹉会说话,蚂蚁有农业,乌鸦会制造工具,蜜蜂会大规模合作。”他把标准定得更高。尽管他提出了动物能力的“浪漫”和“扫兴”两种解释,但他这本可靠且引人入胜的书籍的目的既不是夸大动物的智慧,也不是宣扬人类的特殊性。

相反,苏登道夫将差距提炼为两种首要能力:想象超出我们感官所感知到的不同情景的能力,以及将我们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强烈驱动力,通过互相寻求信息或理解。这两种能力将常见的动物特征转变为独特的人类特征:将沟通转变为语言,将记忆转变为计划,将同情转变为道德。苏登道夫提醒我们,许多已灭绝的人科动物都具备这两种能力,这使得它们更像我们,而不是类人猿。

最终,衡量当前的差距可能不如理解差距是如何形成的那么重要。基因证据表明,智人与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一些杂交。然而,我们很可能通过暴力或竞争,在它们的灭绝中扮演了不友好的角色。苏登道夫运用他精湛的情景构建技巧,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会通过将已经濒临灭绝的类人猿推向灭绝,继续扩大差距?我们的孙子孙女是否会因为猴子成为他们最亲近的现存亲属而认为自己更加非凡?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