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如丛林:大脑中的竞争与合作如何塑造心智
大卫·A·罗森鲍姆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
自然选择——查尔斯·达尔文证明这是新物种起源的原因机制——对许多人来说难以理解。它不是我们看到的挥动高尔夫球杆使球运动起来的那种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线性因果关系通常是快速且明显的;按结果选择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有时难以察觉。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你就知道它已经发生:(a)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在环境中争夺资源,(b)其中一些事件被选择为更优,以及(c)随后发生的这些类型的事件现在看起来更像被选择的那些。选择过程改变了概率;它加强了适应性,削弱了不适应性。
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杰拉尔德·埃德尔曼提出理论,认为神经回路之间的达尔文式竞争可能构成意识体验的基础。现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鲍姆断言,整个认知世界都沿着达尔文主义的路线运作——运动行为、思维、记忆和感知背后的神经回路之间的竞争解释了我们所想、所说和所做的一切。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这是一个激进的想法,尤其是在一个方面。正如达尔文的理论消除了对“设计师”的需求一样,罗森鲍姆的“丛林理论”消除了对“执行者”的需求。他坚持认为——并且与常识和经验似乎告诉你的相反——在你内心没有一个中央的、监督的自我,在组织句子、做出决定和转移注意力。相反,行为和感知倾向的群体彼此之间不断竞争,并因环境中的线索和后果而得到加强或削弱。它们在任何时刻的总和决定了你做什么。实际上,你是一个“多元体”。
罗森鲍姆说,另一种选择是站不住脚的——也就是说,在你内心有一个实体指导你做什么,但我们必须反过来解释其行为。
遗憾的是,当罗森鲍姆沉浸于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技术实验的深奥知识中时,这个令人兴奋的想法有时会迷失。更令人担忧的是,他承认他的理论“更像是一个草图,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 竞争和选择过程在物理上是如何运作的?罗森鲍姆无法说清。
撇开这些问题不谈,《脑海如丛林》值得被选中。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人类认知完全置于自然科学巨人的肩膀上,达尔文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