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造——或破坏——记忆

研究表明,胚胎发育中使用的同一种基因沉默工具形成了记忆;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疗法奠定基础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调节基因功能的机制,可能与形成记忆的机制相同——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某些精神疾病的新疗法铺平道路。

神经科学长期以来认为,当胎儿完全发育成熟时,一个名为 DNA 甲基化的过程就会停止。(DNA 甲基化是指在基因的 DNA 骨架上添加一个庞大的甲基基团,从而阻碍其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当时的观点是,由于神经元或神经细胞不再复制,因此无需关闭基因(或通过去甲基化开启基因),而这发生在新的细胞在神经系统中转变成不同角色时。

然而,自 1987 年在成年人的神经元中发现一种执行甲基化的酶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与此相反。《神经元》杂志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表明 DNA 甲基化——已知也发生在癌细胞分裂时,当肿瘤抑制基因被沉默时——发生在成人大脑中,并且可以被环境线索触发。研究合著者、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大卫·斯韦特表示,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雷特综合征)提供新的靶点,在这些疾病中,不适当的甲基化会在发育过程中关闭某些基因。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记忆形成过程中,染色质(细胞中容纳 DNA 的复合物)会发生结构变化。甲基化是所谓的表观遗传过程之一——这些过程并非专门设计用于影响基因——可以改变染色质。因此,斯韦特和研究合著者、博士后研究员考特尼·米勒着手确定甲基化是否在记忆形成中发挥作用,并将目标锁定在海马体,即位于中脑中与情景记忆有关的两个弯曲区域。

他们通过训练小鼠对某种环境产生恐惧来做到这一点,方法是在一个封闭的盒子中对它们的脚进行轻微电击。他们将小鼠移走 24 小时,但当放回盒子时,小鼠表现出害怕的僵硬姿势,表明它们记住了在那里令人震惊的经历。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时取出了海马体切片,以观察是否发生了任何甲基化或去甲基化。“我们不得不对甲基化状态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做出有根据的猜测,”斯韦特说。研究小组专注于两个特定基因:蛋白磷酸酶 1 (PP1),一种已知的记忆抑制因子,以及 reelin,一种记忆促进基因。

果然,在运动后一小时内,reelin 已经被去甲基化或开启,而 PP1 已经被关闭。研究小组在给小鼠服用抑制甲基化的药物后重复了实验。结果:当动物再次被放入电击箱时,它们没有表现出恐惧,表明记忆没有被存储。

斯韦特认为,他在海马体中的发现适用于参与记忆处理的其他区域,包括大脑皮层(大脑的最外层)和杏仁核(中脑中两个杏仁状结构)。“我推测,这种 DNA 甲基化调控很可能是一种通用的分子装置,参与了所有记忆的形成,”他说。“各处的神经元都可能使用这种基本机制。”

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神经药理学家摩西·希夫热情地接受了该团队的发现。“尽管该领域的传统观点长期以来一直认为,DNA 甲基化在出生后是固定的,尤其是在非分裂细胞(如神经元)中,但我坚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并且 DNA 甲基化与任何其他已知的生物信号一样,是可逆的,”他说。“我坚信 DNA 甲基化/去甲基化在学习和记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斯韦特同意,这些发现可能对雷特综合征和精神分裂症等认知障碍产生影响。例如,在精神分裂症中,已知由于错误的甲基化,reelin 释放过少。斯韦特说,由于 DNA 甲基化在成人大脑中“发挥作用”,这些疾病可能更容易受到干预,“可能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根深蒂固”。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分子神经生物学家丹尼斯·格雷森表示,这一发现可能会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转移到“染色质生物学的药理学,而不是受体的药理学”。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已使用了 40 年,已知可以通过阻断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对大脑的奖励系统以及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至关重要)的受体来缓解某些患者的疾病症状。“我们可能需要专注于以减少甲基化的方式修饰染色质的药物,”格雷森说,“以‘开启’精神分裂症中缺失的基因。”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