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认为胎盘是分娩后被丢弃的东西。事实上,它在数百万年前的出现是一项重大的进化发展,它孕育了今天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从蝙蝠到鲸鱼再到人类。
直到现在,科学家们还认为有胎盘哺乳动物最早出现在大约 1.25 亿年前。那时,它们从进化成现代有袋动物的谱系中分离出来,有袋动物用育儿袋而不是胎盘来哺育幼崽。然而,最近的一项化石发现将这种分歧追溯到大约 3500 万年前,表明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即真兽类,与恐龙共存于地球上的时间比之前认为的要长得多。
这块化石于 8 月在《自然》杂志(《大众科学》是自然出版集团的一部分)上描述,属于一种被称为中华侏罗兽的小型鼩鼱状生物,它在 1.6 亿年前的中国漫游。根据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哲西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的说法,它似乎是有胎盘哺乳动物已知最古老的祖先。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胎盘滋养使得营养物质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从母亲转移到后代,这可以导致更快的脑部发育、更大的成熟大脑和更高的代谢率——所有这些都对今天哺乳动物中观察到的行为和社会复杂性的进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华侏罗兽化石也为了解早期真兽类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从它的牙齿形状来看,这种动物似乎是食虫动物,并且它有强壮的前肢,这可能有助于它爬树。这种能力可能使它能够占据尚未开发的领地,既可以躲避捕食者,又可以获取树叶中的昆虫。任何通过占据更高地势来减少与其他侏罗纪哺乳动物竞争的机会都可能有助于加强
中华侏罗兽与有袋动物的分化,使其成为极其多样化的动物群体的祖先。
这项化石的发现证实了之前的分子研究,这些研究估计真兽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分化发生在约 1.6 亿年前——然而,这种估计通常被认为带有保留态度,直到它们得到化石形式的可靠实物证据的支持。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多条科学研究路线如何协同工作,得出可靠的结论并做出有充分支持的假设,从而突出了整合方法在回答科学问题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