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51亿年前,估计有70%的陆生植物和动物以及84%的海洋生物死亡,这一事件被称为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 原因尚不清楚,但已知这一时期也是一个极其温暖的时期。对过去5.2亿年的温度和化石记录进行的一项新分析表明,二叠纪末期的灭绝并非唯一与此相关的事件:全球变暖始终与全球范围内的生物灭绝有关。
英国约克大学的生态学家彼得·梅休领导了对化石和温度记录的研究,他说:“在我们分析的时间段内,出现了三个主要的温室气体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峰值都与大规模灭绝相吻合。” “化石记录和温度数据集已经存在,但没有人研究过它们之间的关系。”
将这些数据——特定时期内存在的不同浅海生物的相对数量,以及在1000万年间隔内,这些生物贝壳中不同水平的氧同位素所蕴含的温度记录——进行配对分析后发现,温室气体浓度相对较高的时代对地球上的物种数量不利。“规律似乎是温室气体世界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梅休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到与二叠纪相似的水平,这对目前地球上物种的命运也预示着不祥之兆。“未来因全球快速变暖而导致的灭绝风险,主要预计会发生在生物在其当前范围所适应的气候与这些气候的未来分布之间不匹配的情况下,”梅休和他的同事在《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中写道,尽管也可能是因为气温升高导致海洋环境变得不那么适宜居住,他补充说。
这并不是说全球变暖是导致二叠纪灭绝的原因,也不是说所有的大规模灭绝都与温暖的世界有关——例如,大约4.3亿年前奥陶纪末期降温期间,60%的不同海洋生物类群消失了。但是,这些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与大规模灭绝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让我们有理由对未来感到担忧。“我们需要知道这种联系背后的机制,我们需要知道这种联系是否也发生在短期气候波动中,”梅休说。“这将帮助我们判断,这是否真的会让下一代人担忧,或者这种威胁仅仅是遥远的未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