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继续以当前速度燃烧化石燃料,到 2036 年,全球变暖将上升 2 摄氏度,跨越许多科学家认为将损害人类文明各个方面的阈值:食物、水、健康、能源、经济和国家安全。在我的文章《虚假的希望》中,发表于2014 年 4 月《大众科学》,我揭示了引人注目的曲线,这些曲线显示了世界为何如此迅速地达到这个温度极限,以及近期温度升高速度的放缓(如果继续下去)为何只会为我们争取到另外 10 年的时间。
这些数字来自我和几位同事进行的计算。我们将地球“平衡气候敏感度”(衡量温室气体增温效应的常用指标)的值代入所谓的能量平衡模型。科学家使用该模型来研究可能的气候情景。
您可以自己尝试这个练习。以下文本解释了所涉及的变量和步骤。您可以在此处下载气候数据,在此处下载模型代码。您可以将您的结果与我的结果进行比较,我的结果在此处。您还可以更改变量以查看其他可能的未来情景。请注意:该模型在 MatLab 软件上运行,该软件可以在此处获得。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我们采用了简单的零维能量平衡模型(“EBM”——见下文参考文献 1 至 5),形式如下
C dT/dt = S(1-a)/4 + FGHG -A-B T + w(t)
对气候的强迫响应进行建模,以估计自然和人为辐射强迫。
T 是地球表面温度(近似为覆盖地球表面积 70% 的 70 米深混合层海洋的表面)。 C = 2.08 x 108 J K-1m-2 是有效热容量,它解释了混合层海洋的热惯性,但不允许与深海进行热交换,就像更精细的“上涌-扩散模型”(参考文献 6)中那样。S ≈ 1370 Wm-2 是太阳常数,a ≈ 0.3 是有效表面反照率。FGHG 是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w(t) 代表随机天气效应,设置为零以分析纯辐射强迫响应。
线性“灰体”近似(参考文献 3)LW = A+B T 用于模拟向外长波辐射,这种方式考虑了温室效应。选择 A = 221.3 Wm-2 和 B = 1.25 WK-1m-2 得出了实际的工业化前全球平均温度 T = 14.8 oC 和平衡气候敏感度 (ECS) DT2xCO2 = 3.0oC,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中等范围估计值一致(参考文献 7)。B 可以改变以改变 EBM 的 ECS。例如,较高的值 B = 1.5 WK-1m-2产生更保守的 ECS DT2xCO2 = 2.5oC。
能量平衡模型模拟
历史模拟。该模型由公元 850 年至 2012 年估计的年度自然和人为强迫驱动。温室气体辐射强迫使用近似值(参考文献 8)FGHG = 5.35log(CO2e/280) 计算,其中 280 百万分比浓度 (ppm) 是工业化前的 CO2 水平,CO2e 是“当量”人为 CO2。我们使用了参考文献 9 中的 CO2 数据,按比例放大 20%,以给出比单独的 CO2 大 20% 的 CO2e 值(例如,在 2009 年,CO2 为 380 ppm,而 CO2e 估计为 455 ppm)。参考文献 9 中没有北方半球人为对流层气溶胶强迫,因此取自参考文献 2,幅度增加了 5%,以适应比参考文献 2 中稍大的间接效应,并对原始序列(截至 1999 年)进行线性外推,以扩展至 2012 年。
估计的过去太阳辐照度变化被规定为太阳常数 S 的变化,而火山气溶胶强迫被规定为表面反照率 a 的变化。太阳和火山强迫取自参考文献 3 的通用环流模型 (GCM) 模拟,如上节所述,并进行了以下修改:(1)太阳强迫在莫德极小期到现在的变化为 0.1% 的假设下重新缩放,更符合最近的估计值(参考文献 9);(2)火山强迫应用为参考文献 9 中纬度变化的火山强迫的平均值;(3)两个系列的数值都更新至 2012 年。
未来预测:为了“一切照旧”的未来预测,我们根据过去十年的趋势(从辐射强迫的角度来看,大致相当于 CO2 排放量指数历史轨迹的向前预测),将 CO2 辐射强迫线性外推至 2100 年。我们假设太阳输出恒定,并假设未来没有气候意义重大的火山爆发。
我们假设对流层气溶胶从当前值呈指数下降,时间常数为 60 年。这使得 2000 年至 2100 年的人为净强迫变化为 3.5 Wm-2,大致相当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RCP6”情景,这是一个假设仅做出适度减缓努力的未来排放情景。
稳定情景:对于稳定情景,我们将 CO2 浓度(时间常数为 20 年)放宽至 2100 年的最大指定值。我们考虑了两种情况:人为对流层气溶胶负荷被假定为 (a) 从当前值呈指数下降,时间常数为 60 年,如前一节讨论的未来预测中那样;以及 (b) 保持在其当前值的替代情况。
更多细节。曼恩等人 2012 年(参考文献 4)对历史模拟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关于 (i) 假定的平衡气候敏感度(在 DT2xCO2 = 2-4 oC 之间变化);(ii) 太阳缩放比例(莫德极小期到现在的变化为 0.25%,而不是 0.1%);(iii) 使用的火山气溶胶负荷估计值;以及 (iv) 火山辐射强迫相对于气溶胶负荷的缩放比例,以解释可能的大小分布效应。发现上述所有替代选择都产生了定性上相似的结果。
能量平衡模型的 Matlab 源代码、计算中使用的数据以及《大众科学》文章中讨论的模拟结果可在以下网址获得:www.meteo.psu.edu/holocene/public_html/supplements/EBMProj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