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和狗狗玩耍吧。” “好嘞!” 你心想,“我这就去!” 毕竟,狗狗们可以一起玩到精疲力尽。它们也会和人玩耍,但这并非理所当然。你有没有试过和狗狗玩,但就是玩不起来? “这狗玩得不对劲,” 你可能会想。“真扫兴。”
先别急着责怪狗狗。研究表明,可能是你没有“玩对”。
2001年,动物福利和行为研究员尼古拉·鲁尼(Nicola Rooney),当时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她的同事们想知道狗狗是否会对人类的游戏信号做出反应。在研究中,志愿者们在家中舒适的环境中与他们的狗狗玩耍了五分钟,整个过程被录像。主人被要求“像往常一样”与他们的狗狗互动,但关键是:他们不可以使用物体或玩具。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订阅我们的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以示支持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会后,研究人员观看了视频,并记录了主人用来发起或维持游戏的行为。他们确定了35种常见的游戏信号,包括拍打地板、拍手、推搡、击打或轻拍狗狗,当然还有游戏鞠躬。人们还会对着狗狗吹气、对它们吠叫、抓住它们的爪子。还有谁会忘记我最喜欢的行为“手蜘蛛”呢?在这种行为中,“人移动他们的手或手指,模拟昆虫或其他生物的 movement”。
狗主人的游戏信号是否能引发游戏?更具体地说,常用的信号是否比不常用的信号更能引发游戏?
在35种最常见的游戏信号中,鲁尼和她的同事们发现,信号的受欢迎程度“与其在发起或维持游戏方面的成功率无关”。例如,拍打地板是最常用的,但只有38%的情况下会引发游戏。其他不太成功但常用的邀请包括抓狗狗的颈背和拍手。人们做的一些事情,包括抱起或亲吻狗狗,在任何一次互动中都未能引发游戏。
一切并非都完了!一些行为非常成功。研究人员发现,追逐和跑开以及向前猛扑与游戏100%相关。发出“起立”信号(拍拍胸脯,引诱狗狗跳起来)、抓住或握住狗狗的爪子以及游戏鞠躬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项研究的结论有些令人沮丧:“我们认为人类经常使用无效的[游戏]信号。” 人们不应该责怪狗狗玩得不对,而应该评估自己行为的效果,承认某些信号比其他信号更能引发游戏。
亚历山德拉·普罗托波波娃(Alexandra Protopopova),现在在德克萨斯理工大学人类-动物互动实验室工作,以及她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犬类科学合作实验室的同事们强调了人类笨拙的游戏信号带来的一个可悲后果:它可能会破坏从收容所领养狗狗的机会。该团队发现,当潜在的领养者带收容所的狗狗出来进行一对一见面会时,只有两个行为变量可以预测这只狗是否会被领养:靠近这个人躺着以及对这个人的游戏邀请做出反应。靠近这个人躺着的狗狗被领养的可能性大约高出14倍,而忽略这个人发起的游戏的狗狗不太可能被领养。
综合来看,这两项研究为收容所的狗狗描绘了一个潜在的可怕画面:人们并不总是使用能够引发游戏的信号,但人们不太可能领养对他们的信号没有反应的狗狗。没有人是赢家。
普罗托波波娃和她的同事们随后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明确告知潜在的领养者要用狗狗喜欢的玩具玩耍时,不仅社交游戏增加了,领养率也随之提高了。
当我想象收容所里的狗狗们去参加一对一“面试”时,我希望潜在的领养者能对它们宽容一些,如果它们不理解玩耍的表示,也不要责怪它们。可能影响狗狗是否会与刚遇到的陌生人玩耍的因素数不胜数。最重要的是,收容所环境通常是一个奇怪而混乱的地方,并不完全适合玩耍。
第一次见到狗狗时,慢慢来,并控制好你的期望。对于收容所的狗狗来说,就像快速约会一样,很多都取决于第一印象。反思你的游戏行为,就像你思考它们的行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