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非常不擅长识别谎言:除非掌握直接反驳虚假故事的信息,否则过去的调查研究表明,普通听众识别谎言的准确率不到一半。六月份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群体在识别谎言方面表现稍好一些——但这仅限于群体成员在得出结论之前互相商议的情况下。
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员尼古拉斯·埃普利和博士生纳达夫·克莱因进行了四项实验,以比较个人或群体对谎言的感知。在每种情景中,数百人被分成三人小组,观看一系列包含10个视频片段,其中一些发言者在说真话,另一些则试图欺骗他们。
然后,参与者权衡了他们是否相信每个视频中的发言者在撒谎——有些人立即给出个人判断,另一些人则先与小组成员讨论案例。在每种情景中,讨论小组都略有优势,识别谎言的准确率高达 62%,而个人则不然,个人的谎言识别平均准确率在一个实验中最高达到 54%,但通常较低。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能够延续下去。
研究人员认为,其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所谓的“群体智慧”效应,因为在没有讨论的情况下,汇总来自少数或众多个人的判断并没有提高谎言识别率。相反,他们怀疑仍然存在一些尚未确定的协同要素,这些要素增强了群体的谎言识别能力。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跟进,研究产生谎言识别能力提升的条件和群体特征。
“并非每个群体都比每个个体都强。但究竟是什么赋予了群体这种推动力呢?” 埃普利想知道。他提醒说,效应量很小且可变,但结果暗示了小组讨论在要求人们揭露谎言的场合(从陪审团审议到找出保险欺诈)中的重要性。
寻找谎言
谎言不容易被发现。根据对 200 多项研究的分析,未经培训的人识别谎言和真相的准确率仅略高于 50%(与猜测大致相同)。经过培训的人表现稍好一些,准确率约为 65%。专家们开发了一系列检测方法来帮助完成这项任务,但没有一种方法是万无一失的,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行为可以表明欺骗。以下是关于五种已显示出识别谎言前景的方法的真相

点击或轻触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