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脑化学物质水平因人而异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研究人员首次实时地检测了不同的人在大脑中如何感受疼痛。通过监测正在经历持续疼痛的健康人类,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得以观察大脑的止痛系统如何运作,并确定并非所有大脑都能同样有效地处理疼痛。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十三名男性和七名女性自愿接受 20 分钟的持续疼痛,这是由于将高浓度盐水注射到他们的下巴肌肉中引起的。在他们感到痛苦时,科学家们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进行了脑部扫描。受试者还在这项随机、双盲研究中接受了 20 分钟的安慰剂溶液注射。患者在注射期间每 15 秒记录一次他们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并在实验结束时完成了一份关于他们疼痛体验的问卷。

科学家们使用少量放射性物质作为示踪剂,专注于大脑的 μ-阿片系统,其中称为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化学物质与受体结合,并阻碍疼痛信息在大脑中的传播。研究人员观察到与情绪反应和负责处理感觉的大脑区域变化最大。他们控制了实验条件,使受试者体验到相似程度的疼痛,但发现个体表现出不同的 μ-阿片活性模式。化学物质的释放量和释放时间都存在差异。结果证明,在安慰剂注射和疼痛注射之间 μ-阿片系统变化最大的受试者往往报告的疼痛最少。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疼痛感方面比其他人更敏感或更不敏感,”主要作者乔恩-卡尔·祖比达说。“我们表明,人们在他们拥有的这些止痛脑化学物质的受体数量以及他们自身释放止痛化学物质的能力方面都存在差异。” 科学家们希望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理解并可能治疗持续性疼痛综合征。“这也可能与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慢性疼痛,而另一些人则不会,有很大关系,”祖比达说。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