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eoff Brumfiel,来自《自然》杂志
在维基解密和推特的时代,还有人能保守秘密吗?各国政府已经了解到,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现在,随着粒子物理学家团队逼近他们几十年来的最大目标之一,他们也正努力对机密数据进行保密。
在四月下旬,来自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泄露结果似乎显示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初步信号。这种粒子是LHC最受瞩目的目标,它将为赋予其他粒子质量的理论机制提供证据。本周发布的一项新的分析已经驳斥了这一说法,但研究人员正准备迎接未来几个月在博客上出现的一连串其他虚惊。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发言人詹姆斯·吉利斯表示,未来的泄露是“不可避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粒子物理实验室,LHC就设在那里。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证据不会像晴天霹雳一样突然出现,而是会从数周或数月的数据分析中缓慢浮现,从而有充足的时间让每个诱人的步骤都在博客上记录下来。
关于粒子发现的传言与该领域本身一样古老,但通过互联网轻松交流初步发现意味着粒子物理学家最初的线索和错误的开始现在正在全球舞台上被讨论。这对于一个雇佣数千名科学家来寻找少数几个值得诺贝尔奖的发现的学科提出了更广泛的问题。在赌注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初步结果可以保密吗?泄密者或博主应该因公开早期发现而受到惩罚吗?巴黎-南方大学的博主和理论家亚当·法尔科夫斯基表示,最重要的是:“这不好,还是不好呢?”
麻烦始于4月21日日内瓦时间下午6:45之后不久,当时有人将LHC的ATLAS粒子探测器的内部通讯发布到热门博客'Not Even Wrong'。该笔记声称显示了来自衰变希格斯粒子的伽马射线的初步证据,该粒子的质量约为115吉电子伏特,约为质子的115倍。这个数字对于许多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来说很熟悉,他们曾在之前的加速器——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看到过在该质量下希格斯玻色子的迹象。
“希格斯玻色子?这看起来非常非常有趣!”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家彼得·沃伊特写道,他是“Not Even Wrong”博客的运营者。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匿名物理学家在博客的评论区迅速证实数据是真实的,但表示对分析仍有疑问。
该文件的消息首先传播到其他博客,然后传播到科学出版物,最后传播到主流媒体。但随着新闻势头的增强,ATLAS的研究人员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虚惊一场。到4月24日,在伦敦大学学院从事ATLAS工作的物理学家乔纳森·巴特沃斯在英国电视新闻中显得有些尴尬。他解释说:“这里发生的事情是一些人已经连续四个晚上没睡觉了,并且变得过于兴奋。”
“我对这种程度的关注感到惊讶,” 巴特沃斯上周告诉《自然》杂志。他对泄露事件感到释然,认为这是一个与公众讨论科学过程的机会。但合作中的其他人则不太高兴。“这让我很生气,”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ATLAS物理学家戈登·瓦茨说。瓦茨表示,泄露事件迫使该小组中的许多人在复活节假期花费时间仔细审查新的结果。ATLAS官方于5月8日发布了一份驳斥该主张的分析报告 (go.nature.com/zdzlji),但尚未在主流媒体上广泛报道。
找出是谁发布了该文件以及原因可能是不可能的。在“Not Even Wrong”博客上,有人指责内部通讯的主要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物理学家吴秀兰(Sau Lan Wu)寻求希格斯玻色子的荣誉。她断然否认她与泄露事件有任何关系。“绝对不是我和我的团队做的,”她说。“我从来没有上过博客。” 其他评论者认为,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试图让吴秀兰难堪:ATLAS明确禁止其合作者在正式出版之前公开分发或讨论内部文件或结果。
沃伊特表示,他无法追踪匿名泄密者的互联网地址。即使他可以,他说,“我也不认为我应该执行ATLAS的隐私政策。”
泄露泛滥
或许不可避免地,泄露事件之后很快又发生了反泄露事件。《新科学家》杂志在5月4日报道称,ATLAS的主要竞争对手——紧凑渺子线圈(CMS)探测器,没有看到早期泄露信号的证据。CMS小组的发言人圭多·托内利表示,该报道可能基于几天前的一次演示文稿的幻灯片。
托内利表示,即使他查出是谁泄露了CMS数据,他所做的也只是与他们谈论这个问题。他承认,未来的泄露可能是不可避免的。CMS合作组织的所有3000名成员都必须访问数据,这既是为了公平,也是为了确保新发现的准确性。“我或许能够达到99.9%的效率来说服合作组织”遵守规则,托内利说。“但三个人仍然足以制造泄露事件。”
其他人对于泄露事件的危害程度存在分歧。“我真的没看到损害;我看到更多的是不便,” 法尔科夫斯基说。他认为,媒体和公众很快就认识到泄露事件不是官方发现。然而,瓦茨认为,这可能已经损害了合作组织和该领域的声誉。“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信誉问题,” 他说。
与泄露事件一样,争论肯定会继续下去。许多物理学家希望在115-130吉电子伏特左右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因为在那个能量范围内,它的信号可能会与其他粒子衰变的信号混淆。随着LHC探索该能量范围,不确定的数据将意味着大量的虚惊。正如巴特沃斯在推特上对他的追随者所说:“如果你对违反保密协议泄露的未经审查的结果感到兴奋,那么你将会度过几个分心的月份。”
本文经《自然》杂志许可转载。该文章于2011年5月10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