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度调整:与赤道的距离塑造我们的思维

气候差异与幸福感、个人主义和攻击性的变化相关

在新西兰坎特伯雷赶羊。

在过去的十年里,心理学家们取得了可喜的飞跃,他们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而是将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纳入其中。其中一个好处是对文化特征的全球分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层面上在幸福感、个人主义和攻击性等心理现象上的差异。更多关于这些特征在地球上分布的知识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相似性和差异的众多根源。强有力的例子是研究表明,各国在平均幸福感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发现这种模式绝非随机。在南北半球,远离赤道的国家(如丹麦或新西兰)的幸福感高于靠近赤道的国家(如越南或柬埔寨)。

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我们发现了个人主义和创造力也呈现出相同的模式。与幸福感一样,这些文化特征随着远离赤道而趋于升高。当我们研究攻击性时,我们发现了相反的模式:你居住的地方离赤道越近,你就越有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为了解释纬度和文化之间(从幸福感到攻击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这种强有力的联系,科学需要一个新的领域。纬度心理学旨在解释为什么社会差异如此之大,以及地球南北轴上的位置如此关键。

纬度心理学实际上是将心理学和文化绘制到世界地图上。它为文化差异以及它们可能如何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也许靠近赤道地区的幸福感较低主要是由于热带地区经济发展机会较少,因此个人成长的可能性较小。这些见解不仅有助于了解文化差异的生态根源,甚至可能有助于欣赏和尊重它们。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一个可能立即想到的解释是,气候塑造了这些文化特征。毕竟,纬度与气候差异密切相关,例如年温度和降雨量。但是,气候并非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解释,因为它与许多其他因素相关,包括国家财富、病毒和其他生态风险的普遍性以及自然灾害,其中任何一个或全部都可能在诸如幸福感等文化特征中发挥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全球视角,侧重于受气候和相关因素影响的自然或人为环境的关键方面。这种纬度视角试图从全球环境(即全球生态)的角度来理解幸福感、创造力或个人主义等文化特征,这种全球环境对塑造和加强这些特征的个人和群体提出了挑战。尽管生态视角在心理学中日益增长,但在文献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记录。因此,一些例子应该会有所帮助。

有一些研究表明,在远离赤道的国家,人们更有可能具有时钟文化,强调准时以及时间和计划的整体重要性。“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谚语突出了时钟文化。相反,在靠近赤道的国家,人们对时间的强调较少,而更多地关注事件的展开。这些国家中的事件文化完美地体现在诸如墨西哥的“给时间时间”(“Darle tiempo al tiempo”)或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任何时候都是特立尼达时间”之类的说法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甚至比墨西哥更靠近赤道。一个生态学解释是,时间和计划在位于远离赤道、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文化中得到强调,在这些地方,人们需要为下一个季节做计划(例如,农业中的季节性计划和为寒冷的冬天做准备)。此外,在这些地区的国家,经济生产力的潜力可能更大,而与这种生产力相关的活动需要计划和对时间的强烈关注。

还有更多的例子表明,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纬度位置的差异也与文化有关。例如,中国农村的研究表明,在南部地区生产水稻的人往往比北部地区生产小麦的人更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个人主义精神较弱。研究人员指出,稻农通过共同努力来提高经济效益,而麦农(大多)可以自己完成工作。

回到我们本文开头提出的难题:我们如何解释在远离赤道的国家,幸福感、创造力和个人主义较高,而攻击性较低?我们的分析揭示了两种生态解释的重要性:第一个是财富。平均而言,远离赤道的国家也更富裕,为教育、自主和个人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这些特征与幸福感、创造力和个人主义有关。冲突不太可能与生存有关,而与不太紧急的需求或问题有关,这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更富裕的国家,攻击性(通常针对外群体)较弱。第二个是自然威胁,无论是来自病原体(例如疟疾)、有毒动物(例如蛇)还是自然灾害(例如洪水或干旱)。这些威胁不仅会损害幸福感和创造力,还会使群体中的人们倾向于保护自己免受这些风险,也许还会对其他群体产生一些攻击性

纬度心理学描述了文化特征如何在世界各地分布,重点是南北轴。生态视角在解释文化的起源以及为什么社会和国家在幸福感或攻击性方面可能彼此如此不同方面是有希望的。这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非所有人口都相同。这种认识很重要,因为我们正日益面临一种新的现实,即我们与其他群体、文化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确,心理学必须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为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Are you a scientist who specializes in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or psychology? And have you read a recent peer-reviewed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to Mind Matters editor Gareth Cook. Gareth,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is the series editor of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and can be reached at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or Twitter 

@garethideas.

Paul A. M. van Lange is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VU Amsterdam and a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He is an expert on trust and human cooperation, economic games, and social neuroscience and gives advice and workshops to mayo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to address major issues of trust and conflict in policy and management. He has published widely on societally relevant topics: from climate change to corruption and from refugee crisis to sex differences in soccer. His Web site is at www.paulvanlange.com

More by Paul A. M. van Lange

Evert van de Vliert is an emeritus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in the Netherlands. His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worldwide impact of climatic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places of residence on cultural and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human needs, stresses, values, beliefs and practices. He has published widely on these topics in various scientific journals and authored a book entitled Climate, Affluence,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His Web site is at www.rug.nl/staff/e.van.de.vliert

More by Evert van de Vliert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