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说,激光可用于从数百米外识别化学粉末,如爆炸物或肥料。
作者利用了一种称为拉曼光谱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激光使物质中的分子振动、扭曲和摆动。然后,分子会重新发射或散射能量略低于入射光子的光子。能量的差异由分子的性质决定,因此散射的光子携带该物质的独特指纹。
但拉曼光谱有一个主要缺点——散射信号很弱,这意味着即使在距离样品几十米的地方,光也很难收集。德克萨斯A&M大学学院站的物理学家弗拉迪斯拉夫·雅科夫列夫说,所以大多数专家认为,在更远的距离上这样做是不可行的。“所有尝试进行这种远程化学传感的传统方法基本上都在50米或更远的距离上失败了,”他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为了增强信号,雅科夫列夫的团队将样品本身变成了激光器。普通的激光器用反射光束的镜子来捕获光,而细粉末可以将其光捕获在跳动的粒子中,然后散射光子。在入射光强度的临界阈值处,信号呈指数级放大,并且带有化学特征的激光从样品中向各个方向发出。
这种现象被称为随机激光,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使用它来识别在简易爆炸装置中发现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硝酸铵、硝酸钠和高氯酸钾),在实验室测试中,激光束传播了近400米,并被一系列镜子反射。他们计算出,如果他们能够消除吸收部分光的镜子,他们就可以实现1公里的直线探测距离。
需求
一个主要的限制是该技术需要材料呈粉末状。尽管如此,这项研究提供了潜在的军事和安全应用,包括识别爆炸物和路边炸弹,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阿里·帕西恩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在2001年9月11日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我们受到了来自不同国防机构的要求,要求我们准确地做到这一点”。
帕西恩警告说,实验室的成功并不总是能转化为实地应用。灰尘、风和上升的暖空气可能会削弱和扭曲激光束——无论是射向样品还是从样品射出。此外,还不清楚需要存在多少粉末才能使探测工作,或者以何种浓度存在。帕西恩说,如果将危险粉末混合到土壤中,则将更难检测。
这项最新的工作得到了美国空军的部分支持,并在其位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研究机构进行。该研究的作者拒绝讨论空军是否有计划开发这些发现,但他们提出了其他可能的用途,例如监测农田和测量土壤中施肥硝酸盐的存在。雅科夫列夫说,识别人类遗骸(如在乱葬坑中)是另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尽管该团队尚未考虑。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14年8月11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