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下一代小行星采样返回探测器推迟

厚厚的云层推迟了隼鸟2号的发射,原定于周日前往一颗富含碳的太空岩石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11月28日宣布推迟隼鸟2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原因是预计11月30日的计划发射日期天气恶劣。新的发射时间不早于12月1日。

隼鸟2号计划从日本南部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其目标是一块长900米的太空岩石,据信其中蕴藏着太阳系婴儿时期的化学秘密。

隼鸟2号是第一代隼鸟号宇宙飞船的升级版,第一代隼鸟号宇宙飞船曾在2005年着陆在小行星丝川上,并在五年后返回地球。那是世界首次带回小行星尘埃的任务。它为克服一系列挑战——从粗暴着陆到失去通信——而进行的斗争吸引了数百万人。在科学方面,第一代隼鸟号证实了某些类型的小行星和陨石成分之间存在可疑的联系,并发现了太空风化和其他近期宇宙变化的证据。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现在,隼鸟2号旨在通过一套雄心勃勃的实验来探测小行星1999 JU3,从而提高标准。这颗太空岩石是一颗“C型”小行星,这意味着它比“S型”丝川小行星更暗,可能富含更多碳。目标是收集大约45亿年前相对未改变的物质,当时气体和尘埃在新生的太阳周围凝结成粒子。这颗小行星可能含有有机化合物、水的痕迹,或两者兼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行星科学家露西·麦克法登说:“我们认为C型小行星的改变程度低于其他小行星。” “将这些物质带回来并在实验室中进行观察——我认为这将非常令人兴奋。”

在地面上
如果任务顺利发射,没有进一步的延误,它将绕太阳运行一周,然后掠过地球,于2018年7月到达1999 JU3。然后它将在那里停留18个月,通过从其离子发动机中喷射微小的带电等离子体脉冲来操纵自身,同时围绕小行星运行。

当隼鸟2号围绕1999 JU3运行时,它将使用一套红外仪器探测小行星,以确定热量如何从小行星辐射出来,以及矿物质如何在小行星表面分布。该航天器还将精确研究小行星的自转方式,以便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任务管理人员能够确定着陆地点。

计划进行三次独立的探测,前往小行星表面。每次,当航天器悬停在上方时,采样探头的尖端将与表面接触,舀取收集在捕获杯中的物质。在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采样运行之前,隼鸟2号将向小行星投放一个2公斤重的铜盘,旨在制造一个小陨石坑,露出地表下的新鲜物质,然后再进行收集。

似乎三次采样访问还不够,隼鸟2号还携带了一系列其他探测器,它将投掷到表面上。它将投放一个鞋盒大小的着陆器,名为MASCOT,该着陆器携带摄像头、显微镜和其他仪器,以近距离探索小行星表面。

三个较小的MINERVA-II漫游车也将被投放到小行星上,它们将在表面翻滚,同时拍摄照片。第一代隼鸟号携带了其中一个机器人,但它错过了小行星。

吸取的教训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MASCOT项目负责人特拉-米·何说,MASCOT着陆器团队正在从欧洲航天局的菲莱着陆器吸取几个教训,菲莱着陆器在本月早些时候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上着陆。菲莱在着陆时弹跳了几次,并落在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位置,在那里它的电池很快耗尽

何说,隼鸟2号的着陆器将由控制菲莱的同一支操作团队控制,“我们将从处理着陆障碍的相同专业知识中获益”。团队成员、DLR行星研究员拉尔夫·乔曼说,科学团队还计划在MASCOT着陆后尽快启动其四个仪器,以便在着陆器的能量耗尽之前尽可能多地提取信息。

无论隼鸟2号设法收集到什么样本,它都将于2019年离开小行星并飞回地球。计划于2020年12月,它将降落伞降落在澳大利亚上空并着陆。

隼鸟2号的科学家计划与美国首次小行星采样任务OSIRIS-REx共享样本和数据,OSIRIS-REx任务计划于2016年发射。美国航天器将访问小行星贝努,贝努的直径为500米,小于1999 JU3,但也被认为富含碳。

亚利桑那大学图森分校的行星科学家、OSIRIS-REx首席研究员但丁·劳雷塔说,比较和对比这两颗小行星在科学上非常重要。“这将是一次非常棒的合作。”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14年11月28日首次发表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