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天生就会律动

对节拍感知的进化可能在灵长类动物中逐渐展开,并在人类身上达到顶峰

3 frames of same baby wired and participating in listening experiment.

新生婴儿参与聆听实验。

埃斯泰尔·罗兹戈尼内·拉尼

2009年,我在阿姆斯特丹的研究小组与匈牙利HUN-REN研究中心的同事合作,发现新生儿具备辨别音乐中规律脉冲——节拍——的能力。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能,但却是音乐创作和欣赏的基础。这一发现激发了我深刻的好奇心,促使我对我们与生俱来的音乐能力(通常被称为“乐感”)的生物学基础进行了探索

简而言之,实验包括播放鼓节奏,偶尔省略一个节拍,并观察新生儿的反应。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小小的参与者表现出对缺失节拍的预期,当音符被省略时,他们的大脑表现出明显的峰值,表明他们预期受到了违反。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新生儿的音乐才能,也为新兴的致力于研究乐感起源的领域奠定了基础。

然而,与任何发现一样,也出现了怀疑(这是应该的)。一些同事对我们对结果的解释提出质疑,认为观察到的反应是统计学习的结果,质疑节拍感知作为我们音乐能力必不可少的独立机制的有效性。婴儿在学习新语言时会积极参与统计学习,使他们能够掌握母语中的词序和常见的重音结构等要素。为什么音乐感知会有什么不同呢?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在2015年,我们小组决定重新审视并彻底修改我们早期的节拍感知研究,扩大其范围、方法和规模,并再次决定,除了新生儿之外,还包括成人(音乐家和非音乐家)和猕猴。

结果上个月发表在《认知》杂志上,明确证实节拍感知是一种独立的机制,与统计学习不同。该研究为新生儿的节拍感知能力提供了汇聚性证据。换句话说,这项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复制,而是利用了一种替代范式,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因此,它成功地消除了任何挥之不去的疑虑。

当我们在2018年对猕猴采用相同的范式时,我们没有发现节拍处理的证据,只发现了对节奏的等时性(即规律性)的敏感性。这表明,节拍感知的进化在灵长类动物中逐渐展开,并在人类身上达到顶峰,并在其他物种(如黑猩猩和各种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表现出局限性。这为我在2019年出版的著作《进化中的动物乐团》中概述的“渐进式听觉运动进化(GAE)”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该假说探讨了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之间在节奏感知(和产生)方面发现的异同。它表明,与黑猩猩或长臂猿相比,人类的运动和听觉脑区之间的连接更强,而猕猴则基本上缺乏这种连接。

这项研究对音乐的起源有何说明?为什么它很重要?当我们将这项新研究的发现与我们之前的工作结合起来时,我们现在有了来自两种不同范式的汇聚性证据,表明新生婴儿的节拍处理功能。这增加了节拍感知本身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论点。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乐感的生物学基础,也强调了我们感知和参与听觉环境中节奏元素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因此,音乐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根源,显然为我们的物种提供了进化优势。

将音乐性的进化起源研究置于国际研究前沿的激动人心的前景目前正见证着人们兴趣的激增。这个领域以前被贬为纯粹的推测,现在正在探索数百万年前启动的生物过程,这些过程可能在过去数千年里塑造了人类的本性。尽管音乐不会化石化,我们 Musical brain 不会留下物理痕迹,但近几十年发生了范式转变,将该领域引向经验性探究。

除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之外,生物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现在也为经验性检验当今音乐起源的理论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包。因此,音乐性研究正在获得科学的尊重、连贯性和成熟度。音乐性起源研究曾经的推测性正在让位于更具体和科学严谨的方法,使其成为那些深入研究我们音乐进化之谜的人们令人兴奋和充满希望的途径。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