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1/166 这个统计数字听起来很熟悉,可能是因为您最近在电视广告或杂志上听到或读到过。根据广为宣传的估计,现在每 166 名儿童中就有 1 名患有自闭症。与自闭症研究人员几十年来接受的 1/2500 的数字相比,这个比例高得惊人。仅仅在 10 年的时间里——1993 年到 2003 年——美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美自闭症发病率增加了 657%。
毫不奇怪,这些令人困惑的增长让许多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称之为自闭症流行病。印第安纳州众议员丹·伯顿也在 2001 年宣布,我们正面临一场流行病。但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最早出现在婴儿期。自闭症患者的特征是语言、社交联系和想象力方面存在问题。所有患者都患有严重的沟通障碍,有些人是哑巴。他们不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宁愿留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他们从事高度刻板和重复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厌恶改变。大约三分之二的自闭症患者患有智力障碍。由于原因不明,大多数是男性。
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是个谜,尽管对双胞胎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仅凭遗传影响无法解释一种疾病的患病率在短短几年内如此迅速和惊人的上升。因此,研究人员转向环境因素来寻找潜在的解释。提出的致病因素包括抗生素、病毒、过敏、具有轻度自闭症特征的父母相遇和交配的机会增加,以及在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婴儿观看电视的频率升高。这些解释中很少有得到系统研究的,而且都仍然是推测性的。
疫苗是问题所在吗?
然而,有一种环境罪魁祸首受到了最多的关注:疫苗。乍一看,疫苗似乎是造成这种流行病的合理候选因素。自闭症的衰弱症状通常在两岁后不久显现出来,就在婴儿接种多种疾病疫苗后不久。事实上,许多父母声称他们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后不久就患上了自闭症,要么是在接种了腮腺炎、麻疹和风疹(德国麻疹)的系列疫苗(即所谓的 MMR 疫苗)之后,要么是在接种了含有硫柳汞(一种含有汞的防腐剂)的疫苗之后。
围绕疫苗与自闭症之间联系的大部分炒作,是由英国肠胃病学家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及其同事于 1998 年发表的一项针对 12 名儿童的、广受关注的调查推动的。该研究表明,自闭症症状出现在儿童接种 MMR 疫苗后不久。(13 位作者中的 10 位此后发表了对文章结论的撤回。)调查记者大卫·柯比撰写的、标题具有煽动性的书籍《伤害的证据》(圣马丁出版社,2005 年)在 NBC 的《与媒体见面》节目中进行了长时间的专题报道,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联系的兴趣。
然而,最近发表的研究对这种广为宣传的联系并不友好。几项大型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 MMR 疫苗的接种率保持不变或下降,但自闭症诊断率却飙升。此外,在丹麦政府停止使用含硫柳汞疫苗后,自闭症发病率继续上升。医学研究所总结的这些研究和其他研究表明,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会导致自闭症。疫苗可能在少数儿童中引发自闭症,但如果是这样,这个子集尚未被确定。
不断变化的诊断标准
更令人困惑的是,有充分的理由质疑自闭症流行病是否真的存在。疫苗可能是科学家所说的“为了寻找现象而提出的解释”。正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家莫顿·安·格恩斯巴赫和 H·希尔·戈德史密斯,以及蒙特利尔大学研究员米歇尔·道森在 2005 年的一篇评论中指出的那样,对于这种流行病,有一种经常被忽视的替代解释:诊断实践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自闭症诊断的标准已经放宽,导致更多病情较轻的个体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
的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1980 年版的诊断手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简称 DSM-III)要求个人满足六项标准中的六项才能诊断为自闭症。相比之下,目前正在使用的 1994 年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简称 DSM-IV)要求个人满足 16 项标准中的任意八项即可。此外,《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只包含两种与自闭症相关的诊断,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包含五种此类诊断,包括阿斯伯格综合征,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种高功能自闭症变体。
法律变更也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如格恩斯巴赫及其同事指出的那样,国会于 1991 年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法》(IDEA)的修订版,要求学区提供残疾儿童的精确人数。IDEA 导致报告的自闭症儿童人数急剧增加。然而,这些数字并非基于对自闭症的仔细诊断,也并非基于具有代表性的人口样本。因此,依赖于基于行政数据的估计(来自学校提交的政府数据)的研究人员,将得出关于自闭症患病率的误导性结论。
他们必须转而依赖于基于人口的估计,这些估计是根据对普通人群中自闭症发生率进行的、统计上可靠且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得出的。进一步促成报告的增长的可能是《雨人效应》,即公众在 1988 年由达斯汀·霍夫曼和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上映后,对自闭症的熟悉程度有所提高。
诊断互换
最近的两项研究支持了这样一种论断,即自闭症流行病可能比实际情况更虚幻。首先,2005 年,英国斯塔福德儿童发展中心的精神病学家苏尼蒂·查克拉巴蒂和麦吉尔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埃里克·福姆伯恩进行了一项调查,该调查使用了严格的基于人口的估计,来追踪 1992 年至 1998 年间,在英格兰同一地区的 10,000 多名儿童样本中,自闭症诊断的患病率。他们没有发现任何支持患病率发生变化的证据,这表明当研究人员保持相同的自闭症标准时,诊断率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其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家保罗·沙塔克在 2006 年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诊断替代:随着自闭症诊断率从 1994 年到 2003 年的增加,智力障碍和学习障碍的诊断率有所下降。有可能的是,具有自闭症样特征的儿童总数保持不变,但该群体内的具体诊断发生了变化。
现在排除自闭症患病率增长的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但它不太可能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迅速增长。正如已故的东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家马尔切洛·特鲁齐曾经说过的那样,非凡的主张需要非凡的证据。关于自闭症诊断的大规模流行病的说法确实是非凡的。然而,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却远不能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