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偏移:伦敦大本钟要倒塌了吗?

关于这座著名钟楼即将倒塌的传言甚嚣尘上,并将原因归咎于1999年修建的地下火车站。但知情人士表示,情况并非如此

2011年12月,英国报纸头条警告说,伦敦的大本钟即将倒塌。当地人本能地将原因归咎于伦敦地铁银禧线扩建工程,该工程于1999年开通,火车在塔楼和威斯敏斯特宫下隆隆驶过。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关于塔楼厄运的传言,就像马克·吐温的死讯一样,被大大夸大了;一位记者误读了关于扩建工程及其对塔楼影响的最终报告,该报告于2009年提交,并于去年根据英国的《信息自由法案》发布。事实上,建筑商采取了谨慎的措施,以确保大本钟的稳定性。

没有建筑物是完全静止的:它们会膨胀、收缩,并随着阳光和风摇摆,当其下方的地面移动时,它们会倾斜和移动。

伦敦帝国学院的荣誉教授约翰·伯兰德说:“它就像一朵向日葵。它会随着天气和季节弯曲。”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购买订阅有助于确保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伯兰德与这座钟楼有着漫长而密切的历史。他曾被请来确保其在威斯敏斯特车站重建并向下延伸至近40米的深度(作为银禧线扩建项目的一部分)以及在20世纪70年代附近修建地下停车场期间的稳定性。伯兰德还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稳定比萨斜塔的委员会任职,他说,现在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其他需要在密集的建成区在敏感、无价的建筑物下施工的项目上。世界主要城市除了向下扩张别无选择。

管理建筑物移动的技术已经变得非常精确。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精确的监测。在大本钟塔内,一个永久性的自动铅垂线——简单地说,就是一条悬挂在绳子上的重物,作为垂直参考,用于比较塔的倾斜角度——提供了其移动的实时测量。第二个测量仪器,即光学铅垂,现在可以从塔的底部向上看一条垂直线,到达时钟后面的目标。

“我们每天检测到的移动精度为10毫米。”

在扩建工程期间,目标是使塔楼的倾斜度在地面和钟面中心之间的55米跨度上增加不超过27.5毫米。然而,伯兰德更喜欢用角度和坡度来谈论:在55米上27.5毫米的坡度是2000分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施工人员将一种名为“补偿灌浆”的物质——一种由水泥、沙子、水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注入到钻入钟楼地基下的粘土中的水平管道中。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简单:只需向上推地基的一部分,以抵消建筑物的倾斜。然而,秘诀在于能够预测建筑物移动的方向和量,并确切知道在哪里放置通道和注入灌浆。

这座61米高的钟楼(严格来说,只有里面最大的钟才是“大本钟”)由砖砌成,外覆石头,并建在一个15米见方、3米厚的混凝土筏上,位于地面以下7米深处。它通过一座三层楼的建筑与威斯敏斯特宫的其余部分物理连接,该建筑内设有议会新闻和国家办公室。

该项目通过从桥街北侧的一个垂直竖井向外钻孔,安装了16根钢管的水平阵列,每根钢管长50米。每当塔楼的移动达到22毫米时,工人就会分阶段注入122立方米的灌浆。

这种混合物的确切成分是供应商独有的秘密。甚至伯兰德也不完全确定配方,尽管他说其中包含一些膨润土,膨润土在石油工业中用作钻井泥浆的成分,并且该混合物的无毒且粘稠,足以阻止地面挤压它。

今天的游客如果仔细观察,可能会注意到钟楼确实有倾斜,但伯兰德说这不是伦敦地铁造成的;它一直存在。

“这已经知道一百多年了。它可能自1858年建成以来就一直在倾斜。”

伯兰德的论点基于石材覆层的状况:“如果塔楼在覆层完成后开始向左倾斜,那么覆层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坏。那里没有损坏,这使我们相信它一定很早就开始倾斜了,当时他们还在安装覆层。”他估计这座塔的倾斜度约为250分之一。

“它只是勉强可见。再多一点,人们就会感到有点不舒服。但是需要修复的倾斜度要大得多——百分之一。”他说,比萨塔的倾斜度是十分之一。“如果你走在比萨塔的侧面,尤其是在云层移动时,那是非常可怕的。”

当时,用于防止进一步倾斜的补偿灌浆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如今,新的自动化隧道挖掘方法产生的地面移动要少得多。

“如果我们现在建造[扩建工程],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伯兰德说。2003年开通的通往海峡隧道的快速铁路连接线,“是在非常敏感的建筑物下建造的,并使用了更现代化的隧道掘进机之一,移动幅度要小得多。在银禧线扩建工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