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仅仅是糟糕的化学反应吗?

这种疾病非常复杂,至今仍未找到简单的生物学解释

制药公司辉瑞赞助的一则商业广告宣称:“虽然[抑郁症的]病因不明,但抑郁症可能与大脑神经细胞之间天然化学物质的不平衡有关。处方药左洛复的作用是纠正这种不平衡。” 制药公司利用此类广告广泛宣传抑郁症是由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衡引起的观点。

普遍的观点是,神经元之间突触(或微小间隙)中某些神经递质(化学信使)的缺乏会干扰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导致或促成抑郁症。其中一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受到了最多的关注,但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内的许多其他神经递质也在其中发挥了辅助作用。

普通大众似乎未经批判地接受了化学物质失衡假说。例如,在2007年对262名本科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M·弗朗斯和他的同事发现,84.7%的参与者认为化学物质失衡“可能”导致抑郁症。然而,实际上,抑郁症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任何特定化学物质甚至是一组化学物质的过多或过少。“化学物质失衡有点像上个世纪的想法。情况要复杂得多,”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约瑟夫·科伊尔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艾利克斯·斯皮格尔的博客中被引用这样说道。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事实上,抑郁症很可能源于神经递质异常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与该疾病相关的其他问题包括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神经回路的紊乱以及各种心理因素,例如生活压力源。当然,所有这些影响最终都在生理层面运作,但理解它们需要来自其他有利位置的解释。

您的化学物质失衡了吗?
也许支持化学物质失衡假说最常被引用的证据是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其中许多抗抑郁药增加了突触中血清素和其他神经递质的含量。左洛复、百忧解和类似的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SRI) 会导致这种增加,并且通常可以缓解抑郁症,至少在抑郁症严重时是这样。因此,许多人认为血清素和其他神经递质的缺乏会导致这种疾病。但是,仅仅因为一种药物可以减轻疾病的症状,并不意味着这些症状是由该药物纠正的化学问题引起的。阿司匹林可以缓解头痛,但头痛并非由阿司匹林缺乏引起。

反对该假说的证据来自一种新开发的抗抑郁药——Stablon(噻奈普汀)的疗效,它实际上降低了突触中血清素的水平。事实上,在不同的实验中,某些血清素受体的激活或阻断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改善或恶化了抑郁症状。对化学物质失衡假说的进一步挑战是,许多抑郁症患者并没有因 SSRI 而得到帮助。在2009年的一篇综述文章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家迈克尔·吉特林报告说,三分之一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人没有好转,其余的大部分人有所好转,但仍然抑郁。如果抗抑郁药纠正了抑郁症的潜在化学物质失衡,那么所有或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在服用后都应该好转。他们没有好转表明我们才刚刚开始在分子水平上理解这种疾病。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其他非化学线索。

抑郁症对您的大脑的影响
可能的线索在于大脑结构。影像学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和精神健康的人之间某些大脑区域的大小存在差异。例如,杏仁核(负责对事件的情感意义做出反应)在抑郁症患者中往往比在没有该疾病的人中要小。其他体积似乎缩小的情绪调节中心包括海马体(一个参与情绪记忆的内部大脑区域)、前扣带皮层(有助于控制冲动和同情心)以及前额叶皮层的某些部分(在前额叶皮层的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萎缩对抑郁症的影响(如果有的话)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杏仁核、下丘脑和前扣带皮层在抑郁症患者中通常不太活跃。前额叶皮层的某些部分也显示出活动减弱,而其他区域则显示出相反的模式。胼胝体下回(前扣带皮层附近的一个区域)在抑郁症患者中通常表现出异常的活动水平。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抑郁症,但如果确实如此,科学家们也不确定是如何发生的。

2012年,多伦多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安德烈斯·M·洛萨诺和他的同事研究了对标准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胼胝体下回深部脑刺激的效果。干预措施显着减轻了抑郁症状,这支持了该大脑区域的功能障碍可能与该疾病有关的观点。

研究结果还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如压力,尤其是当压力来自失去亲近之人或未能实现重大人生目标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某人承受很大压力时,肾上腺会将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释放到血液中。从短期来看,皮质醇通过调动能量储备以进行战斗或逃跑来帮助人类应对危险。但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损害某些身体系统。例如,至少在动物身上,过量的皮质醇会缩小海马体的体积,而海马体的体积反过来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尽管有这些数据,我们仍然不知道压力是否会以可能导致抑郁症的方式改变人类大脑。

盲人摸象
在本专栏中,我们描述了各种大脑变化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我们没有谈论“原因”,因为没有任何研究建立任何大脑或社会心理功能障碍与该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抑郁症几乎肯定不是由大脑或环境因素的单一变化引起的。关注抑郁症难题的其中一块——无论是大脑化学、神经网络还是压力——都是目光短浅的。

这种管窥蠡测的方法让人想起一个经典故事,一群盲人触摸大象以了解动物的外观。每个人都摸到不同的部位,例如象鼻或象牙。然后,这些人比较笔记,发现他们在动物的外观上完全不一致。为了理解抑郁症的原因,我们必须看到整头大象——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整合我们在多个尺度上所知道的,从分子到思维,再到我们生活的世界。

延伸阅读

抑郁症的“化学物质失衡”解释:起源、公众认可和临床意义。 克里斯托弗·M·弗朗斯等人,载于《专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第38卷,第4期,第411–420页;2007年8月。

深部脑刺激胼胝体下区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多中心初步研究。 安德烈斯·M·洛萨诺等人,载于《神经外科杂志》,第116卷,第2期,第315–322页;2012年2月。

哈尔·阿科维茨是亚利桑那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作者感谢洛瑞·马里诺为本文提供的慷慨帮助。

更多作者:哈尔·阿科维茨
SA Mind Vol 25 Issue 2本文最初以“抑郁症仅仅是糟糕的化学反应吗?”为标题发表在SA Mind 第25卷第2期(),第66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314-66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