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意识构成一部分吗?

一种名为泛心论的理论提出,意识是现实的基本方面

Illustration showing a silhouette of child's head with blue and white abstract swirls shown against a dark background.

400 多年前,伽利略表明,许多日常现象——例如球沿斜坡滚下或枝形吊灯从教堂天花板上轻轻摆动——都遵循精确的数学定律。由于这一洞见,他经常被誉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但伽利略认识到,并非所有事物都适合定量方法。伽利略宣称,颜色、味道和气味等事物“只不过是空名”,因为“它们仅存在于意识中”。他断言,这些品质并非真实存在于外部世界,而仅存在于感知它们的生物的头脑中。“因此,如果将生物移除,”他写道,“所有这些品质都将被抹去并消灭。”

自伽利略时代以来,物理科学取得了飞跃,解释了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大的星系团的运作方式。但是,解释那些“仅存在于意识中”的事物——例如日落的红色,或柠檬的苦味——已被证明要困难得多。神经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许多意识的神经关联物——与特定精神状态相关的脑状态——但尚未解释物质最初是如何形成意识的。正如哲学家科林·麦金在 1989 年的一篇论文中所说,“不知何故,我们感觉,物理大脑的水变成了意识的酒。” 哲学家大卫·查尔默斯因此将这个难题命名为“意识的难题”。*

学者们最近在纽约州波基普西的马里斯特学院齐聚一堂,在一个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讨论这个问题,该研讨会侧重于一个被称为泛心论的观点。这个概念提出,意识是现实的基本方面,就像质量或电荷一样。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柏拉图认真地对待它——并且多年来拥有一些著名的支持者,包括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以及哲学家和数学家伯特兰·罗素。最近它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是在哲学家菲利普·戈夫 2019 年出版的《伽利略的错误》一书之后,该书有力地论证了这个观点。

戈夫来自英国达勒姆大学,他与马里斯特哲学家安德烈·布卡雷夫共同组织了最近的这次活动,该活动由约翰·坦普尔顿基金会资助。在一个落地窗可俯瞰哈德逊河的小型演讲厅里,大约二十几位学者探讨了意识可能贯穿一切的可能性。

泛心论的部分吸引力在于,它似乎为查尔默斯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变通方法:我们不再需要担心无生命的物质如何形成意识,因为意识一直存在,存在于宇宙的结构中。查尔默斯本人也接受了一种形式的泛心论,甚至暗示单个粒子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意识的。他在一次 TED 演讲中说,光子“可能具有某种原始的、主观的感觉,某种意识的原始先兆”。神经科学家克里斯托夫·科赫也赞同这个观点,他在 2012 年出版的《意识》一书中指出,如果人们接受意识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它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物质——它是哲学家所说的“基质独立的”——那么“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是,整个宇宙都充满了感知力”。

然而,泛心论与物理科学和哲学中的主流观点背道而驰,后者将意识视为一种涌现现象,一种在某些复杂系统中产生的现象,例如人脑。在这种观点中,单个神经元没有意识,但由于大约 860 亿个神经元及其相互作用(诚然,这些相互作用仍然知之甚少)的集体特性,大脑(以及身体,也许)有意识的。调查表明,略多于一半的学术哲学家持有这种观点,即所谓的“物理主义”或“涌现主义”,而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拒绝物理主义,并倾向于某种替代方案,其中泛心论是几种可能性之一。

在研讨会上,戈夫提出,物理学在涉及我们内在精神生活时遗漏了一些本质的东西。“大多数物理学家在制定他们的理论时,都会考虑实验,”他说。“我认为他们应该思考,‘我的理论与意识相容吗?’——因为我们知道那是真实的。”

会议上的许多哲学家似乎都认同戈夫的担忧,即物理主义在意识方面步履蹒跚。“如果你了解关于我的大脑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你仍然不会知道成为我是什么感觉,”挪威内陆应用科学大学的哲学家海达·哈塞尔·莫奇说。“在物理和精神之间存在明显的解释差距。” 例如,考虑一下试图向一个只看过黑白世界的人描述颜色的难度。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的哲学家扬塞尔·加西亚认为,仅凭物理事实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你无法提供任何物理类型的东西[给一个只看到灰色阴影的人],让他们理解颜色体验是什么样的;[他们]需要自己体验它,”他说。“原则上,物理科学无法告诉我们完整的故事。” 在已提出的各种替代方案中,他说“泛心论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但是泛心论也吸引了很多批评者。有些人指出,它没有解释小块意识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实质性的意识实体。批评者说,这个难题,被称为“组合问题”,相当于泛心论自身版本的难题。戈夫承认,组合问题“是对泛心论立场的严重挑战”。“这也是我们大部分精力投入的地方。”

其他人质疑泛心论的解释力。神经科学家阿尼尔·塞思在他的 2021 年著作《成为你》中写道,泛心论的主要问题是“它并没有真正解释任何事情,而且它不会产生可检验的假设。这是一种轻松摆脱难题所提出的明显谜团的方法。”

虽然大多数受邀参加研讨会的人都是哲学家,但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和李·斯莫林以及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霍夫曼也发表了演讲。卡罗尔是一位铁杆物理主义者,在研讨会进行期间担任非官方的反对派领导人。(他偶尔会打趣道,“我被泛心论者包围了!”)在戈夫和卡罗尔之间一场备受瞩目的公开辩论中,他们的世界观的分歧很快变得显而易见。戈夫说,物理主义“根本没有任何进展”,并暗示试图用物理术语解释意识的想法本身就是不连贯的。卡罗尔辩称,物理主义实际上做得很好,尽管意识是许多无法从微观层面发生的事情中推断出来的现象之一,但它仍然是宏观世界中真实存在的、涌现的特征。他以气体的物理学为例。在微观层面,人们谈论原子、分子和力;在宏观层面,人们谈论压力、体积和温度。这些是两种解释,取决于正在研究的“层面”——但这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也不是物理学的失败。不久之后,戈夫和卡罗尔就深入探讨了所谓的知识论证(也称为“玛丽在黑白房间里”)以及“僵尸”论证。两者都归结为同一个关键问题:是否存在一些关于意识的东西是仅凭物理事实无法解释的?戈夫和卡罗尔之间的大部分修辞交锋都归结为戈夫对这个问题回答“是”,而卡罗尔回答“否”。

一些与会者提出的另一个异议是,泛心论没有解决哲学家所说的“他心问题”。(你可以直接访问自己的思想——但你如何推断出任何关于另一个人的思想的东西?)“即使泛心论是真的,仍然会有大量的事情——即与他人的体验是什么样的相关的事情——我们仍然不会知道,”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哲学家丽贝卡·陈说。她担心,调用潜在的意识层有点像调用上帝。“我有时想知道泛心论的立场是否类似于‘间隙之神’的论证,”她说,指的是上帝被需要来填补科学知识空白的观点。

其他想法也被抛出。宇宙泛心论的想法被提出——大致来说,宇宙本身是有意识的。普渡大学的哲学家保罗·德雷珀通过 Zoom 参与了讨论,他谈到了一个略有不同的观点,即“心理以太理论”——本质上是大脑不是产生意识,而是利用意识。在这种观点中,意识在人脑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就像一种普遍存在的以太。他写道,如果这个想法是正确的,“那么(极有可能)上帝存在。”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认知科学家霍夫曼也通过 Zoom 在研讨会上发言,他主张拒绝时空的概念,并寻找更深层次的东西。(他引用了最近在物理学中越来越流行的观点,即空间和时间可能不是基本的,而可能是涌现现象本身。)霍夫曼暗示,与意识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实体可能由“主体和体验”组成,他说“这些实体超越时空,而不是在时空之内”。他在 2023 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意识的融合”的论文中阐述了这一观点。

安大略省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斯莫林也通过 Zoom 参与了讨论,他也在研究似乎为有意识的智能体提供更中心地位的理论。在 2020 年的一篇论文中,他提出宇宙“由自身的一组局部视图组成”,并且“有意识的感知是某些视图的方面”——他认为这种观点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受限制形式的泛心论”。

卡罗尔在霍夫曼和斯莫林都参加的会议结束后发言,指出他自己的观点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就与发言者的观点产生了分歧。(午餐时,他指出参加研讨会有时感觉就像在一个你根本不喜欢的电视剧粉丝的 subreddit 上。)他承认,关于“现实”本质的无休止的辩论有时会让他感到沮丧。“人们问我,‘什么是物理现实?’它就是物理现实!它没有什么‘是’。你想让我说什么,它是由通心粉制成的还是什么?” (然而,即使是卡罗尔也承认,现实不仅仅是肉眼所见。他是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的坚定支持者,该解释认为我们的宇宙只是广阔的量子多元宇宙的一个方面。)

如果这一切听起来可能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戈夫提出了我们如何看待思想可能具有伦理意义的可能性。以鱼是否会感到疼痛的问题为例。传统科学只能研究鱼的外部行为,而不能研究其精神状态。对于戈夫来说,关注鱼的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可怕的”,因为它忽略了实际上最重要的事情——鱼实际感受到的东西。“我们将停止询问鱼是否有意识,而只关注它们的行为?谁在乎行为?我想知道它是否有内在生命;这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对于像卡罗尔这样的物理主义者来说,感觉和行为是紧密相连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不将动物置于基于其行为而显得痛苦的境地来避免引起动物的痛苦。“如果它们之间[行为和感觉]没有联系,我们确实会遇到麻烦,”卡罗尔说,“但那不是我们的世界。”

神经科学家塞思没有参加研讨会——但我问他在关于物理主义及其各种替代方案的辩论中持什么立场。他说,与竞争对手相比,物理主义仍然提供了更多的“经验把握”——并且他对人们过度忧虑其所谓的失败感到惋惜,包括所谓难题的困难。“基于物理主义‘失败’来批评它是对物理主义的故意错误描述,”他说。“它做得很好,意识科学的进展很容易证明这一点。” 塞思在最近发表在意识研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补充道:“断言意识是基本且普遍存在的,对蓝色体验之所以如此,而不是其他方式,没有任何启发。它也没有解释关于意识的可能功能的任何内容,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意识会在无梦睡眠、全身麻醉和昏迷等状态下丧失。”

即使是那些倾向于泛心论的人,有时似乎也对深入研究持犹豫态度。正如加西亚所说,尽管一个充满意识的宇宙具有诱惑力,“我很想被说服放弃它。”

*编者注(2023 年 10 月 4 日):此段已在发布后编辑,以更正科林·麦金关于意识的陈述的归属。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