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中的疾病:更多资源

干细胞的新用途:药物筛选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2006年,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弄清楚了如何将从小鼠结缔组织中提取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更像胚胎干细胞的东西。这些所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具有在科学家的许多生物化学诱导下,发育成其他组织(如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的能力。研究人员于 2007 年从人类身上提取了首批 iPSC。此后,研究人员尝试以多种方式使用 iPS 细胞。

虽然大多数干细胞研究人员都专注于尝试将 iPS 细胞转化

直接用于治疗,但一些研究人员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正如斯蒂芬·S·霍尔在 2011 年 3 月的专题文章中所述,一些科学家正在使用 iPS 细胞开发具有某些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分子特征的组织培养物。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培养皿中的疾病”与实际人体疾病的相似程度。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大众科学》还在 2010 年 5 月号中详细报道了 iPS 干细胞。(在下个月内,可在此处免费阅读全文。)以下是网站和关键研究文章的列表,这些资源提供了更多信息——包括关于 iPSC 和一般干细胞的信息。

干细胞基础知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关于干细胞的入门读物

培养皿中的疾病开始兴起
Gretchen Vogel 于 2010 年撰写的一份关于使用 iPSC 筛选潜在药物治疗方法的报告

胚胎干细胞 2.0
Bruce Goldman 于 2008 年撰写的一份报告,其中提供了 iPS 领域的良好历史以及细胞的潜在用途

iPSC-EPS 差距
一篇关于研究表明诱导多能干细胞保留其遗传记忆的新闻报道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中异常表观基因组重编程的热点
索尔克研究所关于诱导干细胞表观遗传学的研究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