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太空人 (Vyomanauts)”力争在 2022 年加入航天大国精英俱乐部

基于十多年的准备,该国雄心勃勃的载人航天时间表在许多资深航天科学家看来是可行的

在 2018 年 8 月 15 日的演讲中,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宣布了该国在 2022 年前将人类送入太空的计划。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宣布了一项在 2022 年前将人类送入太空的计划,届时该国将庆祝独立 75 周年。如果成功,印度将加入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的行列,成为精英俱乐部中实现本土载人航天的国家。迄今为止,印度唯一一位进入太空的公民是拉केश·夏尔马 (Rakesh Sharma),他是该国空军的一名飞行员,于 1984 年作为苏联太空计划的一部分绕地球轨道飞行。

计划中的加甘扬 (Gaganyaan)(梵语意为“天空飞行器 (sky craft)”)任务旨在将三名宇航员送入近地轨道,时间长达一周。与美国宇航员、俄罗斯宇航员和中国航天员设定的本地化命名传统一致,加甘扬 (Gaganyaan) 任务的宇航员将被称为“太空人 (vyomanauts)”,这个名字来源于梵语词汇 vyoma,意为太空。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或称 ISRO 的主席凯拉萨瓦迪沃·西旺 (Kailasavadivoo Sivan) 对 2022 年的最后期限充满信心。“加甘扬 (Gaganyaan) 计划所需的大部分关键技术都已由 ISRO 工程师开发出来,”他说。“ISRO 还成功演示了乘员舱的原型,这是一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舱室,以及发射中止系统,该系统是在发生故障时弹射乘员所必需的。” 西旺 (Sivan) 表示,接下来是该计划更复杂的方面:确保火箭和乘员舱满足严格的安全要求,开发生命支持系统和用于大气层再入的热防护罩,以及建造通信和宇航员训练设施。西旺 (Sivan) 说,该计划的全部成本将低于 14 亿美元的等值金额。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当今世界发现和塑造我们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简陋起步——当时印度开始研制其第一枚火箭和卫星——该国的太空计划蓬勃发展。除了与其他航天国家在各种任务上进行合作外,印度还发射了数十颗卫星,甚至还有两个更遥远的飞行器:“月船 1 号 (Chandrayaan 1)”,其月球轨道飞行器于 2008 年至 2009 年在月球运行;其“火星飞船 (Mangalyaan)”轨道飞行器于 2013 年抵达火星。据 2003 年至 2009 年担任 ISRO 主席的航天科学家 G. 马达范·奈尔 (G. Madhavan Nair) 称,早在 2006 年就制定了载人飞行的具体计划。那一年,该机构完成了一项研究,倡导将此类项目作为印度新兴太空计划的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并开始游说政府以获得正式批准和更多资金。

但是,这一系列成功也伴随着任何力求在航天飞行领域取得进步的国家典型的挫折,例如偶尔的发射失败和卫星故障。印度下一个备受瞩目的太空科学项目“月船 2 号 (Chandrayaan 2)”——旨在绕月球轨道飞行并在月球南极放置着陆器——在过去一年中已被推迟两次,目前计划于 2019 年 1 月进行。

即便如此,前 ISRO 主席,也是“月船 1 号 (Chandrayaan 1)”和“火星飞船 (Mangalyaan)”幕后策划者之一的 A. S. 基兰·库马尔 (A. S. Kiran Kumar) 对印度载人任务的 2022 年最后期限感到乐观。他指出,多年来,ISRO 一直在努力推进载人航天的核心技术。该国已选择其最新、最重和最强大的火箭 GSLV Mk III 型运载火箭 将其宇航员送入轨道,库马尔 (Kumar) 表示,未来几年的多次试飞应进一步完善火箭的性能。奈尔 (Nair) 也和库马尔 (Kumar) 一样对 GSLV Mk III 型运载火箭以及在 2022 年前实现目标持乐观态度,但他担心“印度尚未开始为这项任务挑选和训练宇航员”——这是一项耗时的任务。奈尔 (Nair) 说,为了加快宇航员选拔过程,ISRO 可能会寻求与美国或俄罗斯航天机构合作。

此外,并非每位印度航空航天专家都对该国的火箭技术能够及时准备就绪感到乐观。新德里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杰伊·莱莱 (Ajey Lele) 说:“主要问题将是任务火箭的可用性。ISRO 需要让 GSLV Mk III 型运载火箭 尽快投入使用。”

印度追求国内载人航天计划面临的更根本(和政治)的担忧可能是,在此类愿望与其继续经济发展和帮助更多公民摆脱贫困的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然而,库马尔 (Kumar) 认为,印度的太空计划并非是对这一目标的无聊干扰,而是一种负担得起的必需品,它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带来技术衍生,从而增强和刺激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是必要的,”他说。“太空已成为继陆地、空中和水域之后的第四个前沿领域。”

他指出,ISRO 自成立以来的预算总额低于 NASA 现在一年的支出;这与印度以显着低于其全球同行的成本取得重大太空成就的情况相符。其火星任务耗资 7800 万美元,低于一部典型的 好莱坞 电影的制作和营销成本。如果 ISRO 的预算预测成立,其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将消耗大约 NASA 在单个太空天文台——耗资 96 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上的支出的七分之一。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