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承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

可再生能源将帮助该国在减少污染的情况下提供电力

印度已承诺削减相对于经济增长的排放强度,并在 2030 年之前大力推动清洁能源,这是其在巴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变暖谈判之前向联合国提交的正式文件的一部分。

印度承诺无条件地将排放强度降低到比 2005 年水平低 33% 至 35%,并在获得西方国家援助的情况下将非化石燃料能源的份额提高三倍以上,这一承诺受到了环保界的广泛赞扬,尽管有些人表示,世界第三大排放国可以做得更多。

该文件援引瑜伽、古代梵文文本和圣雄甘地(该计划在今天于新德里正式公布,正值甘地诞辰 146 周年)——该文件认为,印度摆脱贫困的权利与保护环境并非必然不相容。与此同时,它也阐明了一些像煤炭一样坚硬的事实。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为了确保可靠、充足和负担得起的电力供应,煤炭将在未来继续主导发电,”印度的国家自主贡献 (INDC) 中写道。

“全球合作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应该是清洁煤和化石燃料、能源管理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存储系统。鉴于目前许多经济体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这种努力是当务之急。”

该蓝图概述了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能源密集型部门脱碳的行动计划。它承诺到 2030 年通过增加森林和树木覆盖,额外创造 25 亿至 30 亿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它还详细说明了印度必须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水资源、农业以及社区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使其免受洪水、干旱和其他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

印度的当前目标是将目前的 35 吉瓦清洁能源容量扩大到 2022 年的 175 吉瓦,同时应对四倍的能源消耗增长,但这并非目标的一部分,而是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加以强调。

其清洁能源工作的价格标签:从现在到 2030 年间约为 2.5 万亿美元。INDC 没有说明其中有多少应该来自国际社会,但认为“有意义且充足”的资金将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报告认为,“如果世界确实关心其新的投资是否具有气候友好性,就必须考虑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所提供的机会。” 它告诫说,富裕国家“肯定可以通过减少消费来降低其排放强度,并通过将其投资用于那些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绝大多数人民居住的国家的开发活动,从而大大利用其投资。”

“这是一个不同的印度”
印度在各国向联合国提交计划的最后一天提交的截止日期是最后期限,这使其成为最后一个有效承担应对气候变化责任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在 20 国集团中,现在只有沙特阿拉伯未能提交一份关于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

包括 28 个成员国的欧盟在内的 120 个国家的 INDC 将共同构成一项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各国领导人希望在 12 月在巴黎达成该协议。长期以来被美国和欧洲视为谈判障碍的印度,预计将发挥关键作用——而且,活动家们坚持认为,这种作用将越来越积极。

“这对印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印度倡议主任安贾莉·贾斯瓦尔在谈到 INDC 时说。她承认政府的排放强度目标本可以更雄心勃勃——媒体曾提出 40% 至 45% 的目标。但她指出,根据既定计划,到 2030 年,印度的经济规模将增长七倍,而排放量将增加两倍,而不是通常的 1 比 1 的比例。

“这些目标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在降低排放强度的同时,也允许印度的经济增长迈出了重要一步,”贾斯瓦尔说。“我们认为这对印度来说是非常有力的一步。”

总部设在印度的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全球气候政策经理哈吉特·辛格表示同意。他称 INDC“极其全面”,并说:“读完它,我想到的是,这是一个不同的印度。”

辛格将印度的做法描述为,既注意到富裕国家几十年来一直在污染大气层的历史责任,又超越了旧的贫富分化。

“它以解决方案为导向,”他在谈到 INDC 时说。“它不仅谈论国家情况,还谈论能源需求将如何增长,以及我们必须采取哪些举措来确保低碳路径。”

印度的 INDC 在风格和实质上都与中国的明显不同。与中国不同,印度没有提出停止排放增长的峰值年份。能源专家表示,考虑到印度仍有近 4 亿人生活在没有电力的环境中,这并不奇怪。它还在印度本土发布,时间定为该国独立运动领导人的诞辰纪念日。相比之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在北京和后来在白宫玫瑰园与奥巴马总统并肩站立时,两次宣布了中国的主要气候变化计划。

“印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中间人。它是一个新兴经济体,但不是一个发达经济体,”贾斯瓦尔说。

印度主要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兼副总裁萨米尔·萨兰赞扬印度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积极和新颖”的公平方法——或者,正如它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被称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一样。

经济快速增长引发质疑
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印度通过一种寻求在实施手段上进行全球伙伴合作的有区别的行动方案,在承担共同责任方面表现出了领导作用。”

其他人则不以为然。绿色和平组织印度分部称非化石目标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是,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补充说,“印度继续致力于扩大煤电能力的做法令人费解。”

与此同时,将非化石能源提高到 40% 的目标也引发了质疑。如果没有水电,几位能源分析师认为印度目前的水平在 12% 到 14% 之间。然而,有了大型水电,该国已经达到了 30% 的非化石能源,这使得这一跃迁不再那么重要。INDC 没有具体说明它包括哪些来源——或者预计的增长是否也包括核能。

克林顿白宫前气候工作人员保罗·布莱德索表示,该计划“可预测地”强调通过扩大煤炭来实现增长,并呼吁印度真正通过同意根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氢氟碳气体(HFCs),这是一种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物质,来表明其对气候行动的承诺。

布莱德索说:“印度还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鼓励私营部门对太阳能和其他清洁能源的投资,包括改革其臭名昭著的腐败和效率低下的政府官僚机构,否则投资者会敬而远之,并对他们值得称道的能源目标产生严重怀疑。”

外交关系委员会道格拉斯·狄龙研究员瓦伦·西瓦拉姆表示,印度处境艰难。他指出,如果不摆脱煤炭并在公用事业部门进行重大结构改革,即使实现 175 吉瓦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也不清楚是否能真正减少印度的排放量。

“如果他们实现了目标,那将是一个奇迹。但即使他们实现了目标,他们也必须从燃煤电厂生产更多的电力,才能跟上 7% 的增长率,”他说。“不清楚仅仅投资可再生能源是否会带来排放量 1 比 1 的减少。”

记者加亚特里·维迪亚纳坦对此做出了贡献。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气候电讯》。 www.eenews.net,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