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语思考,“牺牲一人拯救五人”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语言塑造我们的道德判断

伊娃·霍夫曼的自传中,她描述了自己从波兰移民到美国后成为双语和双文化移民的经历,她的大脑中两种语言在竞争和指挥着。

“你该成为钢琴家吗?”这个问题用英语问。不,你不能。你做不到。

“你该成为钢琴家吗?”这个问题用波兰语回应。是的,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些引言引人注目,因为我们通常认为语言传递的是信息,而不是改变信息。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表明,问题的答案可能取决于问题的语言。例如,当随机分配给中英双语者用中文回答自尊问卷时,他们的得分表明自尊较低,而那些用英语回答同一问卷的人的得分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差异似乎是原因。当用英语阅读自尊问题时,双文化受访者会被提示采用美国式的自我提升偏见。

当用中文阅读问题时,受访者可能会借鉴中国传统的谦虚美德。

研究还表明,问卷上的答案可能会受到问题是否以母语呈现的影响。芝加哥大学的博阿兹·凯萨和他的同事将此称为“外语效应”。他们使用经济决策的例子,包括心理学家称之为损失厌恶的现象(请参阅此处的总结),发现双语者在评估用外语撰写的案例时,会做出稍微更理性的决定。

新的研究现在已将这些发现扩展到道德领域。阿尔伯特·科斯塔与凯萨合作,研究了涉及著名的“电车”难题的经典决策。一辆电车正在高速驶向五名工人,他们来不及躲避。您站在附近,靠近轨道的一个岔路口。您有时间扳动开关,将电车转移到另一条轨道上,那里只有一名工人。扳动开关,杀死一名工人,拯救另一条轨道上的五名工人,这样做是否可以接受?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这个案例的变体来检验不同类型的道德推理,包括功利主义决策。功利主义认为,拯救更多的工人将带来最大的利益;因此,为了拯救五个人而杀死一个人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大多数人(在一些研究中接近 70%)认为扳动开关是可以接受的。当约书亚·格林在人们进行脑部扫描时提出这个和类似的难题时,他发现前额叶皮层的执行功能区域是活跃的,这表明人们正在有意识地思考这个决定。

一个相关的难题需要采取“个人”行动杀死一个人,以拯救五个人。在“天桥”难题中,您站在火车轨道上的天桥上,电车正在高速驶向五名工人。您站在一个背着沉重背包的大个子男人旁边。如果您将这个人从天桥上推到下面的轨道上,他会死,但他和他沉重的背包会挡住电车,从而拯救五名工人。这个难题被称为“个人的”,因为您面临着通过自己的双手杀死一个人来拯救五个人的选择。相反,扳动开关的电车难题被标记为“非个人的”,因为您不需要直接杀死任何人。天桥难题的受访者通常会报告厌恶感,例如对要求将某人推到轨道上送死的请求感到恐惧。将人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感觉是错误的,即使最终结果是拯救生命。通常,这些个人难题的可接受性评分远低于 70%,在 12% 到 20% 之间。在格林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中,大脑的情感区域,而不是前额叶皮层,是活跃的。

根据这些发现,我们可以想象用外语评估电车难题的结果。如果使用外语不像使用母语那样强烈地涉及大脑的情感中心,那么我们可以预期,当以外语呈现天桥(“个人的”)难题时,功利主义的反应会增加。这就是科斯塔、凯萨和同事们发现的。当使用母语阅读和回答时,只有 20% 的受访者表示,亲自将某人从天桥上推下去以拯救五名工人是可以接受的。当以外语进行评估时,可接受率攀升至 33%。母语-外语配对包括西班牙语/英语(从美国招募)、韩语/英语(韩国)、英语/法语(法国)以及西班牙语/希伯来语和英语/希伯来语(均在以色列)。

在第二项研究中,科斯塔和他的同事直接比较了天桥(个人的,因此是情感的)难题和扳动开关(非个人的,因此情感较少)难题的反应。为了确保与特定语言相关的文化规范不起作用,他们比较了母语为西班牙语而外语为英语的受访者,以及母语为英语而外语为西班牙语的受访者。在母语与外语的每次比较中,与外语条件(44%)相比,母语功利主义反应的百分比(平均 18%)较低。然而,对于非个人的难题,没有发现外语效应,“可接受”的反应在母语和外语条件下均占受访者的 71%。这表明外语效应特定于具有强烈情感成分的道德难题。

这项研究对于其对两个研究领域的贡献至关重要。第一个领域是测试双语者报告说他们的第一语言感觉更情绪化的研究传统。这些报告除了私人感受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含义?科斯塔等人的发现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母语与外语的道德推理在现实世界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差异,而不仅仅是评估案例。第二个领域是决策。诸如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之类的书,为情感与逻辑、直觉与审议之间的经典区别带来了科学的视角。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语言如何发展,以至于母语显然比外语更容易激发情感和直觉。

尽管科斯塔、凯萨和同事们在采样各种母语/外语配对方面值得赞扬,但他们的发现没有考虑一种文化解释。使用母语可能会引起人们在思考群体内成员的感觉。相反,外语可能暗示该场景与陌生人、外国人或群体外成员相关。事实上,研究表明,改变电车难题的措辞,暗示轨道上的工人属于不同的种族,会以复杂的方式改变反应模式。

该研究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在非外语的第二语言中进行推理会怎样?在外国居住多年的旅居者通常会流利地使用该语言,并且最终可能在该语言中感受到与母语相同的熟练程度和情感投入。与两种语言一起长大的移民的孩子——一种是在家里与家人说的语言,另一种是在学校学习的语言——通常会成为平衡的双语者。这些双语者会像科斯塔等人研究的外语学习者一样,在使用第二语言时表现出更少的情感和更多的功利主义推理吗?尽管这些研究仍有待完成,但我打赌“不会”。我怀疑外语效应仅限于外语,并反映了外语学习所伴随的情感减少。因此,对于平衡的双语者,或那些在第二语言中具有丰富沉浸式体验的人,我预测道德判断的差异很小或没有差异。

我做出这个预测是基于我自己的研究。平衡的双语者通常报告说他们的两种语言都感觉有情感。在一项针对西班牙语-英语双语者的研究中,我记录了双语者在听母语或第二语言中的情感短语时的皮肤电活动。对于在第二语言中没有丰富沉浸式体验的移民和旅居者,他们的第二语言的皮肤电导幅度减小了。另一方面,对于平衡的双语者来说,皮肤电导幅度相似,我得出的结论是,当语言在情感背景下学习和使用时,语言会可靠地引发情感唤醒和情感的主观体验。在沉浸式环境中广泛使用的第二语言在主观上被体验为情感性的,并会引发与情感唤醒主观报告一致的自主反应。

由于《心智问题》的许多读者是双语或多语者,请让我提出这个问题:您是否有过对情况的评估受到用于解释该情况的语言影响的经历?

您是专门研究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或心理学的科学家吗?您是否读过最近一篇您想撰写的同行评审论文?请将建议发送给“心灵事记”的编辑加雷斯·库克 (Gareth Cook),一位普利策奖得主记者,也是纽约客网站的定期撰稿人。加雷斯也是《美国最佳信息图表》的系列编辑。您可以通过 garethideas AT gmail dot com 或 Twitter@garethideas联系他。

About Catherine L. Caldwell-Harris

Catherine Caldwell-Harr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Boston University, directs the Psycholinguistics Laboratory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 Brain Sciences. She brings her cognitive science training to a range of interdisciplinary questions, including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mmigration, using technology to facilitate language learning in autistic children, understanding humor in another language and why people believe or do not believe in God.

More by Catherine L. Caldwell-Harris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