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揭示维尔德2号彗星是独特的彗星类型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1月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星尘号探测器在距离维尔德2号彗星240公里范围内飞过。华盛顿大学的唐纳德·E·布朗利和他的合作者随后分析了在每小时20,900公里的飞掠过程中拍摄的72张照片,他们的发现似乎与关于彗星组成的流行理论相矛盾。

研究人员绘制了宽4.8公里的彗核表面地图,该彗核呈扁圆形,类似于自制汉堡肉饼。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他们报告说,彗星表面布满了陨石坑,其中一些陨石坑的直径超过1.6公里。布朗利评论说:“这些陨石坑看起来都不像我们在其他天体上看到的那样。”为了确定这些奇怪凹陷的起源,科学家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实验,模拟陨石坑可能形成的​​方式。他们的发现是,表面上的坑洞与彗星和较小的类陨石物体之间的高速碰撞相符。这些撞击很可能发生在数十亿年前,当时维尔德2号彗星(发音为“vilt” 2)位于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海王星轨道之外的甜甜圈形区域,是彗星的来源之一。

陨石坑的存在,以及在彗星地貌上发现陡峭的悬崖和尖峰,都表明维尔德2号彗星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结构,而不是松散连接的碎石堆。1993年木星引力场拉开了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的事实,支持了彗星是由引力微弱地结合在一起的碎片组成的理论。但新的结果反而表明,彗星的结构从坚固的巨石演变成稀薄的岩石集合,因为它逐渐从太阳系外围游荡到太阳附近。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星尘号探测器上其他仪器收集的数据有望进一步发展科学家对彗星的理解。例如,另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分析了维尔德2号彗星释放出的气体和尘埃,天文学家期待着2006年1月,届时一个装有数千颗彗星尘埃粒子的星尘号太空舱将返回地球进行更彻底的研究。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