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伊曼纽尔·马纳洛说,这句老生常谈可能有些道理,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真正地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因此,他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失败时,不应该放弃——但在现实中,我们确实放弃了。”
马纳洛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的学习科学教授马努·卡普尔共同编辑了去年12月出版的《思维技能与创造力》杂志的特刊,主题是“从失败中获益”。该期杂志的15项研究为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了实现成功的指南。例如,一项研究报告称,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如建造机器人)时,失败得越早、越频繁,他们就能越早前进并改进。另一项研究证实,当给予反馈的人表现出关怀,而接受反馈的人准备好承受负面情绪时,关于失败的反馈是最有建设性的。
马纳洛和他的合著者也贡献了他们自己的研究,重点是克服一种基本的、日常形式的失败:未能完成任务。他们要求131名本科生写一篇关于他们学校经历的文章。一半的学生收到了写作结构的指导,另一半则被放任自流;然而,所有学生都在完成之前被叫停。之后,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缺乏指导的学生相比,结构化小组的学生更有动力完成他们的文章——即使后者更接近完成。换句话说,知道如何完成比接近完成更重要。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人员将这一发现称为“海明威效应”,因为这位作家自称他只会在知道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时才停止写作——以便避免当他回到页面时出现写作障碍。马纳洛认为,学习如何暂时失败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在许多任务中成为永久的失败者,例如完成论文、学习一门语言或发明一项新技术。
莱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项目(一个致力于发展和支持发明家的非营利组织)的执行主任斯蒂芬妮·库奇说,揭开失败的神秘面纱,教导学生不要害怕失败,可以使目标更易实现。库奇的工作也登上了该特刊,她补充说,我们“真的应该将失败视为迭代走向成功过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