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一个创意组织

哈佛商学院的琳达·希尔解释如何释放“集体天才”

是什么让一个创意企业——一家电影制片厂、一家设计公司、一家初创公司——蓬勃发展?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在向信息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新书《集体天才》中,一个创意团队齐聚一堂,分享他们的见解:哈佛商学院的琳达·A·希尔;皮克斯和华特迪士尼的格雷格·布兰多;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艾米丽·特鲁洛夫;以及经验丰富的执行官,与希尔合著《成为老板》的肯特·莱恩贝克。希尔接受了《思想问题》编辑加雷斯·库克的采访。

您是如何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的?为什么它对您如此有吸引力?
我成为一名商学教授,是因为我觉得除非发展经济,否则每个人都会受苦。我之所以对创新感兴趣,部分原因是我们在世界各地(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在整个社会)都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难题和机遇,这些都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大量的新思维和新的做事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为什么对商业感兴趣,尤其是对商业领导者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因为他们会带来改变。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能够不断创新的组织,那么我认为我们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社会。这才是真正驱动我的个人动力。

您认为人们在领导创意工作方面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很多人相信神话,认为创新发生在独行天才灵光一闪的“顿悟”时刻,但事实通常并非如此。事实上,大多数创新都是通过协作发生的,其中伴随着许多错误的开始和失误。通常,创新来自于许多想法的组合,甚至是旧的想法以新的方式组合或应用于新的环境。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来。


这样想:当我们试图做一些真正新的事情时——当我们处于最前沿时——我们(根据定义)无法知道该往哪里走,甚至不知道如何到达那里。相反,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在前进的道路上学习,去发现那个新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因此,伟大的创新领导者不会将自己的角色视为有远见的人,而是视为社会架构师。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远见。相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非常有远见。但因为他们了解创新是如何真正发生的,所以他们拒绝那种领导理想。他们明白他们的工作是搭建舞台,而不是在舞台上表演。

创意工作者最需要领导者提供什么?
想想在皮克斯制作一部电影需要什么。不是什么孤独的天才,也不是什么灵光一闪,制作出了那些电影。需要大约250人勤奋工作4到5年才能制作一部电影。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过程,工作室的一位工作人员给我们画了一个图表,列出了制作一部电影所需的13个部门,以及他们工作时的基本顺序。然后,他还加入了一堆反馈循环,试图捕捉这个过程的各个步骤是如何相互关联、迭代,以及坦率地说有多么混乱。

在皮克斯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故事会不断演变。不同的镜头和场景以不同的速度在制作管道中移动,并且不是按顺序进行的。有些移动得很快,而另一些则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它们代表着前所未有的艺术或技术挑战——比如《怪兽公司》中萨利的毛皮,或者《汽车总动员》中汽车下的阴影。《飞屋环游记》中男孩把巧克力递给大鸟的十秒钟的镜头,即使是最有天赋的动画师也可能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善。

在皮克斯,一部电影的任何部分,在整部电影完成之前,都不会被认为是完成的。在制作一部电影的过程中,一位动画师给一个角色画了一个略微拱起的眉毛,暗示了一个调皮的一面。导演在每天的在制品审查中看到了这一幕,并说:“不,不。这不符合人物性格。做得很好,但把它去掉。”

几周后,导演的反应不同了。他一直在思考那几秒钟的镜头,并得出结论认为应该把它放进去。因为一位动画师添加了他的个人见解——我们称之为他的“天才之作”——导演能够以一种微妙但重要的方式重新构想角色,并改进故事。

你看,创新核心不可避免的悖论是,需要释放个人的才能,并将这些才能转化为对组织有用的解决方案。

创新是一个旅程,一个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是在具有不同观点和专业知识的人之间进行的。创新很少是完全成熟地发展出来的;相反,它们是通过试错、错误的开始、失误,甚至错误的过程创造出来的。这个过程令人兴奋。但正如我们许多人在这里都非常清楚的那样,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可能非常可怕,正如我们的一位领导人所说。

您能否举几个实际运用这种平衡的例子?
让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谷歌的基础设施团队。该团队负责保持谷歌搜索引擎和应用程序全天候运行——你可以想象这会带来多么棘手的问题。

当谷歌准备推出Gmail和YouTube时,他们知道当时的数据存储系统不足。比尔·考格兰(当时的工程高级副总裁)和基础设施团队负责处理这项关键任务。

比尔没有挑选一个团队,而是选择让小型项目团队像他所说的那样,“自发地围绕不同的解决方案”组织起来。很快,两个独立的团队围绕着有希望的替代方案凝聚起来。其中一个团队,Big Table,提出了在当前系统基础上进行演进的方法。另一个团队,Build it From Scratch,认为现在是时候构建一个全新的系统了。

两个团队都被允许全职进行自己的想法。即使以极快的速度工作,这个过程也花费了两年时间。在定期的工程评审中,比尔和他的智囊团(他就是这样称呼他的领导团队的)努力“推动辩论”并将“诚实”注入到每个团队的思考中(用他们的话来说)。

鼓励两个团队构建原型,这样他们就可以“撞上”现实,并亲自发现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优缺点。Build It from Scratch团队与运营团队分享了他们的原型,如果网站出现问题,运营团队的寻呼机就会在半夜响起。他们清楚地听到了关于他们设计局限性的声音。

随着证据的出现,很明显,Big Table系统暂时是更好的选择——坦率地说,对解决方案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但为了确保Build It from Scratch团队获得的知识被保留下来,比尔要求该团队的成员加入一个新兴的新团队,以应对下一个重大的基础设施挑战。

一位工程师在早期就向比尔抱怨说,他们都太忙于进行“低效”的并行实验了。但在流程结束时,那位工程师告诉我们,他看到了让聪明人发挥他们特定热情的智慧。如果人们被迫加入一个大型团队,他们的重点可能在于获胜并证明谁的解决方案是正确的,而不是学习和发现最佳解决方案。

比尔和皮克斯的领导者都明白,大多数创新是自下而上的结果,而不是自上而下的举措。正如比尔告诉我们的那样,“有才华、有激情的人不想追随你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他们想和你共同创造未来。”因此,他只在必要时才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干预。他向我们解释说,在耐心和紧迫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并不容易。他的困境在于,要给两个团队他们开发和测试想法所需的时间,同时又尽可能快地敦促他们前进,以满足谷歌的雄心壮志和迫切需求。

这些成功的组织有哪些共同的能力?
历史上到处都是失败的星光熠熠的团队。这种失败通常归因于“厨房里厨师太多”的陷阱。那么,为什么像皮克斯和谷歌的基础设施团队(其中充满了才华横溢的人)这样的组织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创新呢?

无论是研究迪拜的伊斯兰银行、韩国的奢侈品零售商,还是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全球营销部门,我们都发现,创新型组织是掌握了对创新至关重要的三种能力的社区:创造性摩擦、创造性敏捷性和创造性解决。

创造性摩擦是指通过讨论和辩论来产生思想市场的能力。创新型组织知道如何放大而不是缩小差异。我们不仅仅是在谈论头脑风暴,头脑风暴要求人们暂停他们的判断,并分享他们的想法,无论这些想法多么“离谱”或“半生不熟”。创造性摩擦是指进行激烈但健康的争论,以产生一系列替代方案。创新型组织中的人已经学会了如何提问、积极倾听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他们明白,没有思想的多样性和冲突,就很少能获得创新。

创意敏捷是指通过快速追求、反思和调整来测试和完善想法的能力。 这关系到如何进行与设计思维相关的发现驱动型学习——它是科学方法和艺术过程的有趣结合。 创意敏捷是行动着去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计划着去寻找。 它是关于进行一系列实验,而不是试点。 试点往往是为了证明正确——当它们不起作用时,某些事物或某人就会受到责备。 相比之下,实验是为了学习——而负面的结果也能提供重要的见解。

第三种能力,创意解决,是指进行综合决策的能力,以便将各种不同的想法,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想法,组合或重新配置,从而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在创新型组织中,人们不愿意为了和睦相处而随波逐流。 他们不允许个人或团体占据主导地位——不是老板,也不是专家。 他们不会妥协或选择阻力最小的道路。 创意解决需要一种耐心和包容的决策方法,允许接受“两者兼顾”而非“二选一”的解决方案。

Are you a scientist who specializes in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or psychology? And have you read a recent peer-reviewed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to Mind Matters editor Gareth Cook. Gareth,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is the series editor of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and can be reached at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or Twitter 

@garethideas.

Gareth Cook is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who edits 大众科学's Mind Matters online news column.

More by Gareth Cook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