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以他们的客观性为傲,但当涉及到性别和种族时,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有偏见。例如,199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学术心理学家更有可能推荐聘用男性求职者,而不是记录相同的女性求职者。署名为布拉德·贝克的简历比来自拉希德·琼斯的简历更有可能获得面试机会。大量研究表明,女科学家的推荐信较弱。在医学院的教职职位申请中,女性申请者被称为“教师”和“学生”,而男性则被称为“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
这些偏见是无意识和微妙的,但却足以抑制许多大学的科学、工程和数学系以及整个科学工作队伍中学生和教员的多样性。截至2010年,白人男性占所有在职科学家和工程师的51%,相比之下,白人女性(18%)以及黑人和西班牙裔男性和女性,各自仅占这些职位的4%或更少。《多样性如何发挥作用》一书的作者凯瑟琳·W·菲利普斯在第42页指出,多样性不仅在社会上是公正的,而且是高质量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个人检查自己的先决条件是值得称赞的一步,但这还不够。无意识的偏见无法通过意愿消除。机构必须努力消除隐性偏见影响招聘和晋升决策的机会。系统性变革至关重要。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一种帮助确保奖励给予最应得的申请者——而不仅仅是那些名字正确的人——的简单方法是剥离关键文件中的识别信息。如果简历顶部只有一个数字,招聘委员会就无法偏袒白人和男性申请者。如果作者身份被隐藏,同行评审员就无法过度拒绝女性和少数族裔的期刊论文。
2012年对瑞典真实求职数据的研究表明,匿名招聘实践增加了女性和少数族裔进入面试阶段的机会。在2010-2011年的德国试点项目中,当参与公司从求职申请中删除年龄和性别等个人详细信息时,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交响乐团发现,当音乐家在幕后试镜时,他们更有可能聘用女性。
大学科学系可以而且应该在新教员和研究生的第一轮筛选中,对简历(CV)和其他材料上的申请者身份进行模糊处理。当然,这不会是万能药:在某些情况下,申请者的身份可以从简历上的细节和合作者中推断出来。尽管如此,“匿名化”引入了一种不确定性因素,有助于评审员努力实现客观性。当候选人参加面试时,招聘委员会将有更好的机会根据工作和经验形成第一印象,而不会附加任何刻板印象。匿名性也有助于课堂作业评分和资助审查。它应该在大学和资助机构中强制执行。
保持科学论文作者匿名已被证明可以提高女性的接受率。这种做法还可以阻止对少数族裔的偏见,以及对拥有良好声誉的作者和机构的偏袒。双盲同行评审,即作者和评审员的身份彼此隐藏,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已经很常见,现在科学期刊也开始采用它。《自然地球科学》和《自然气候变化》于2013年6月开始试行双盲同行评审,《保护生物学》正在考虑采用这种做法。(《大众科学》是自然出版集团的一部分。)更多的科学期刊应该效仿他们的榜样。
语言也很重要。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奖励强调其标准中的“积极冒险”时,首批九名获奖者均为男性;后来,“开创性”和“高影响力”等术语吸引并奖励了更多女性。在科学组织中,识别和补偿隐性偏见的培训应该是强制性的。并且由于培训永远不会完美,因此审查中的文件应该是匿名的。奖励必须基于优点——而不是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