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自自然杂志的马特·卡普兰
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这是一场不朽的战斗:一个凶猛的暴君与一个装备三个致命角并被颈部周围的骨质褶皱保护的防御者之间的战斗。然而,霸王龙和三角龙之间的激烈战斗绝不仅仅是好莱坞的炒作。在三角龙的化石骨骼上发现了众所周知的霸王龙咬痕,但到目前为止,此类化石一直以孤立的方式进行研究。
与此先例不同的是,上周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举行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工作,报告了对大量带有咬痕的三角龙骨骼的检查,以及关于霸王龙如何进食的理论。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蒙大拿州博兹曼市落基山脉博物馆的丹佛·福勒及其同事研究了来自蒙大拿州地狱溪组的大量三角龙标本,以确定有多少标本带有霸王龙的典型齿痕。他们发现了18个,其中大部分是头骨。当他们仔细观察时,他们注意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没有一块骨头显示出任何愈合的迹象,这表明这些咬痕是在正在被食用的死动物身上造成的。
当福勒和他的同事检查头骨上各种类型的咬痕时,一些标本颈部褶皱上的广泛穿刺和拉扯痕迹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起初,这似乎毫无意义。“褶皱主要由骨骼和角蛋白组成,”福勒说。“没有什么可吃的。”拉扯动作和深平行凹槽的存在使团队意识到这些痕迹可能不是实际进食的迹象,而是重新定位猎物的迹象。科学家们认为,当霸王龙试图获取营养丰富的颈部肌肉时,褶皱挡住了它的去路。
“这很可怕,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头拉下来,”福勒笑着解释道。研究人员在检查三角龙的枕髁(头颈部球窝关节)时发现了更多支持这一想法的证据,并且在那里也发现了齿痕。只有在动物被斩首的情况下,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
咬和啃
“这项工作具有创新性和彻底性,它真正展示了不完整标本和大型样本在解释古生物学方面的价值,”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市雷蒙德·M·阿尔夫古生物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安德鲁·法克说。
它还表明霸王龙也有温柔的一面。福勒和他的团队在几个三角龙头骨的前面发现了精确的,甚至是精致的咬痕,并认为这些是对面部鲜嫩肉的啃咬。
这些发现使福勒和他的同事们质疑霸王龙的进食行为是否随着动物的生长而发生显着变化。该团队认为,凭借其特别厚的牙齿,成年暴龙科动物将非常适合撕裂像三角龙这样坚硬的东西,而年幼的个体可能不得不依赖不同的进食策略来防止它们损坏牙齿。
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些生物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化。“看看更早的时候是否发生了类似的猎物处理模式将会很有趣,”法克说。“我真的很想知道在霸王龙存在之前数百万年生活的小型暴龙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