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性的创生之柱是如何形成的

一项新的模拟可能会改变天文学家对O型恒星的看法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发现和塑造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还记得创生之柱吗?自从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995年拍摄了这张壮观的照片以来,它就出现在海报、T恤和屏幕保护程序上。虽然每个人似乎都熟悉这些柱子,但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细节一直不清楚。一个计算机模拟可能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加的夫大学天文学家斯科特·贝尔福和他的同事利用气体流动的物理学,几乎完全再现了著名的柱状结构。

这三根气体柱位于银河系的鹰状星云内,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些柱子是制造恒星的工厂。这些柱子本身是一颗巨大的、附近的O型恒星的产物,它用强大的风雕刻了气体。O型恒星是宇宙中最大、最热的恒星,寿命短暂,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它们强烈的辐射加热周围的气体,形成膨胀的气泡。根据新的模拟,跨越160万年,具有创生之柱所有特征的柱状结构自然地沿着这些气泡的外缘形成,因为它们膨胀并撕裂边缘。

贝尔福在6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全国天文学会议上提出的模拟还表明,O型恒星对恒星形成具有意想不到的影响。之前的研究表明,O型恒星启动了恒星的创造,这些恒星经常可以在它们附近找到。然而,模拟表明,O型恒星周围的气泡经常破坏恒星形成的云。在其他情况下,它们压缩周围的气体,以比原本更早地启动恒星的诞生,导致它们更小。“我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贝尔福说。慕尼黑大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詹姆斯·爱德华·戴尔的模拟也质疑O型恒星是否真的触发了恒星形成。戴尔说,“我发现触发效应远不如破坏性效应重要,这在贝尔福的模拟中似乎也是如此。”这是一个普遍真理:破坏和创造携手并进。

Clara Moskowitz大众科学的高级编辑,她在那里负责报道天文学、太空、物理学和数学。她在大众科学工作了十年;之前她曾在Space.com工作。莫斯科维茨曾对火箭发射、航天飞机升空和着陆、亚轨道太空飞行训练、山顶天文台等进行现场报道。她拥有卫斯理大学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以及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科学传播研究生学位。

更多作者:Clara Moskowitz
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311 Issue 3这篇文章最初以“An Origin Story”为标题发表于大众科学杂志 第311卷 第3期 (), p. 21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14-21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