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自我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它在身体上感知和体验世界,第二部分是“我”,它包含关于自己的心理叙述,基于一个人过去的经验。配备高科技工具包的神经科学家已经开始在长期寻找负责创造自我这两个方面的脑区方面取得一些成功。
“我”的发现首先出现。默认模式网络,这个术语由神经学家马库斯·雷切尔在2001年创造,已经成为“我”这个自我方面的主要参与者。当一个人没有专注于任务时,这个脑区集合是活跃的,研究人员发现它在处理自我参照的想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网络]已经被认为是自我意识的中心,”约瑟夫·帕维兹说,他是一位神经学家,也是斯坦福大学研究自我的教授。
相比之下,“我”一直更难确定——至少直到最近才如此。我们拥有的我们居住在一个身体里的意识(称之为基本的“我性”)形成了一座桥梁,在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之间不断来回切换。假设你正坐在餐桌旁或站在那里等火车。除非你感到疼痛,否则你不会时刻意识到你的手、你的小腿、你的大脚趾,甚至你的整个身体。但是,只要你想到这些部位中的任何一个,你就可以立即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我性”就是你确实占据自己身体的感觉。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寻找大脑中的“我”时,研究人员推断默认模式网络将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起点。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网络的一个片段,称为后内侧皮层(PMC),位于头部后部,在两个半球相遇的区域附近。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回忆记忆或进行倾向于激发自我相关想法的思维漫游时,PMC是活跃的。因此,科学家们想看看,破坏该区域的脑活动是否会以某种方式改变研究参与者的身体自我意识。但是,当帕维兹和其他人通过向癫痫患者的大脑中注射电流来破坏PMC中的脑活动时,他们未能改变身体的“我”感觉。(这些研究通常在癫痫患者中进行,因为医生会在这些研究志愿者的脑中植入电极,以便在手术前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
然后,在2018年,帕维兹遇到了一位患有癫痫的患者,他向他求助,症状不寻常。这位患者说,在癫痫发作期间,他会进入一种奇怪的解离状态,导致他失去协调感,并感到与内在自我脱节。当帕维兹和他的同事探测这位患者的大脑以找到他癫痫发作的根源时,该团队发现它们起源于PMC的一个特定区域,称为前楔叶。
这一偶然的发现促成了帕维兹和他的同事们的最新研究,发表在6月份的Neuron杂志上,在该研究中,他们招募了八名癫痫发作源于PMC以外区域的人,以确保他们正在检查在该区域具有健康组织的人。所有八名参与者都在PMC中植入了电极以进行电刺激。
刺激前楔叶导致所有八个人都报告了主观体验的改变,类似于癫痫发作源于该区域的人报告的情况。这些变化包括漂浮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与自身分离的感觉。一些参与者表示,这种分离感让他们想起了服用迷幻药时的感觉。“我们发现,通过刺激这个特定区域,我们可以导致我们身体存在感的扭曲,”帕维兹说。
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亨里克·埃尔森说,“这些发现是原创的,非常有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身体自我意识,他没有参与最近的研究。埃尔森补充说,作者的结果与他自己小组之前的研究工作相符,该研究发现,当使用出体幻觉改变个体身体自我感知时,前楔叶是活跃的,这种幻觉让参与者感觉他们的真实身体不再是他们自身的一部分。(通过观看陌生人的身体被触摸的视频,同时在自己身体的相同部位接受触摸,参与者会感觉自己占据了另一个身体。)埃尔森补充说,由于帕维兹和他的团队在他们的研究中依赖于参与者的自我报告,因此也有益于通过更客观的方式(例如行为实验)来检查刺激这个脑区如何改变身体自我。
为了确定前楔叶与默认模式网络的关系,帕维兹和他的团队将五名参与者放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仪中,并记录了他们在休息时的大脑活动。研究人员发现,导致参与者身体自我意识发生改变的前楔叶部分不是默认模式网络的一部分,尽管它们与该网络内的区域形成了连接。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帕维兹在斯坦福大学实验室的博士后学者戴安·吕说,这一发现意味着存在两个不同的系统来处理自我。“一个是基于记忆的叙事自我,另一个是身体自我,”她说。换句话说,“我”和“我”位于大脑中不同的网络中。吕未来研究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是,这两个网络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帕维兹希望这项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抑郁症等疾病中发生的情况,这些疾病的特征是过度沉思和关于自己的负面想法。帕维兹说,这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模式,即根据自身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同时失去从第三人称视角看待事物的能力。因此,他想知道,对“我”和“我”网络如何相互作用以根据我们对世界的主观体验来润色我们的记忆的新兴理解——再加上对网络之间的串扰在抑郁症患者中是否变得过度活跃的新见解——是否可以揭示帮助人们摆脱这种可怕循环的方法。
俄克拉荷马州劳瑞特脑研究所的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萨希布·卡尔萨没有参与这项工作,他说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人们在使用迷幻药等药物或通过非药物手段(如躺在感觉剥夺舱中)时报告的出体体验的要素,在感觉剥夺舱中,个体漂浮在黑暗的注水容器中,并与他们的感官隔绝。卡尔萨指出,他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帕维兹的研究中与身体自我意识相关的脑区——楔叶以及其他相关区域在接受漂浮疗法的人身上发生了变化。他补充说,这项研究还为治疗患有解离是常见症状的疾病(如功能性神经障碍)的人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大脑区域来作为治疗靶点,在功能性神经障碍中,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以及与创伤相关的障碍。“基于这项工作,可以进行一系列令人兴奋的研究,”卡尔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