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E.B. 怀特的著名小说《夏洛特的网》中,一只老绵羊告诫贪吃的拉特·坦普尔顿,如果他少吃点,他会活得更长。“谁想永远活着?” 坦普尔顿嗤之以鼻。“我从盛宴的乐趣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人们很容易同情坦普尔顿,但绵羊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研究表明,减少典型的卡路里消耗量,通常减少 30% 到 40%,可以将许多动物(包括线虫、果蝇和啮齿动物)的寿命延长三分之一或更多。然而,当谈到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卡路里限制时,结论尚未最终确定。尽管一些研究表明,少吃的猴子寿命更长,但一项新的为期 25 年的灵长类动物研究得出结论,卡路里限制并不能延长恒河猴的平均寿命。即使卡路里限制不能帮助任何人活得更长,但大部分数据都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限制食物摄入量可以降低老年常见疾病的风险,并延长健康生活的时间。
如果人们可以声称获得这些好处而不用一直挨饿就好了。也许有办法。近年来,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称为间歇性禁食的策略上,作为持续卡路里限制的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案。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间歇性禁食,包括从定期的多日禁食到每周某些天跳过一两餐,可能促进与不间断的卡路里限制相同的健康益处。间歇性禁食的想法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容易接受,因为正如坦普尔顿会很高兴听到的那样,人们不必放弃盛宴的乐趣。研究表明,一天盛宴,一天禁食的啮齿动物,其总卡路里摄入量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并且寿命与每天都吃卡路里受限食物的老鼠一样长。
在国家老龄研究所神经科学实验室负责人马克·马特森于 2003 年进行的一项小鼠研究中,定期禁食的小鼠在某些方面比持续卡路里限制的小鼠更健康;例如,它们血液中的胰岛素和葡萄糖水平较低,这表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风险降低。
最早的禁食
宗教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禁食对灵魂有益,但直到 20 世纪初,禁食对身体的好处才被广泛认可,当时医生开始建议用禁食来治疗各种疾病——例如糖尿病、肥胖症和癫痫。
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家克莱夫·麦凯发现,与随意进食的动物相比,从小就接受严格日常饮食的老鼠寿命更长,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更低之后,有关卡路里限制的相关研究在 20 世纪 30 年代兴起。卡路里限制和定期禁食的研究在 1945 年交叉,当时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隔日喂食可以像麦凯早期实验中的日常饮食一样延长老鼠的寿命。此外,芝加哥的研究人员写道,间歇性禁食“似乎延缓了导致死亡的疾病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对抗衰老饮食的研究让位于更具影响力的医学进步,例如抗生素的持续发展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然而,最近,马特森和其他研究人员提倡这样一种观点,即间歇性禁食可能降低晚年患退行性脑部疾病的风险。马特森和他的同事表明,至少在啮齿动物中,定期禁食可以保护神经元免受各种有害压力的影响。他的最早研究之一表明,隔日喂食使老鼠的大脑对诱导细胞损伤的毒素具有抵抗力,这种细胞损伤类似于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而遭受的损伤类型。在他的后续啮齿动物研究中,他的团队发现间歇性禁食可以预防中风损伤,抑制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运动障碍,并减缓基因工程改造以模拟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小鼠的认知能力下降。马特森身材明显苗条,除了周末外,长期以来一直不吃早餐和午餐。“这让我更有效率,”他说。这位 55 岁的研究人员拥有生物学博士学位,但没有医学学位,他撰写或与人合著了 700 多篇文章。
马特森认为,间歇性禁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一种轻微的压力形式,不断增强细胞防御分子损伤的能力。例如,偶尔禁食会增加“分子伴侣蛋白”的水平,从而防止细胞中其他分子的错误组装。此外,禁食小鼠的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水平较高,BDNF 是一种防止受压神经元死亡的蛋白质。低水平的 BDNF 与从抑郁症到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切疾病有关,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发现是否反映了因果关系。禁食还会加速自噬,这是一种细胞中的垃圾处理系统,可以清除受损的分子,包括以前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分子。
间歇性禁食的主要作用之一似乎是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激素。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通常伴随肥胖,并与糖尿病和心力衰竭有关;长寿的动物和人往往胰岛素异常低,大概是因为它们的细胞对激素更敏感,因此需要的激素更少。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食用 8 小时高脂肪食物,随后每天禁食剩余时间的小鼠不会变得肥胖,也不会出现危险的高胰岛素水平。
马里兰大学遗传学教授史蒂夫·芒特说,定期禁食可能提供与持续卡路里限制相同的一些健康益处,并允许在减肥的同时享受一些盛宴,这一观点说服了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它,他主持雅虎关于间歇性禁食的讨论组已有七年多。“间歇性禁食并非万能药——减肥总是很困难,”芒特补充道,他自 2004 年以来每周禁食三天。“但[它激活细胞中与卡路里限制相同的信号通路]的理论是有道理的。”
立足未稳
尽管人们对间歇性禁食的热情日益高涨,但研究人员进行的强有力的临床试验很少,其对人类的长期影响仍然不确定。路易斯安那州的内科医生詹姆斯·B·约翰逊说,尽管如此,1956 年的一项西班牙研究还是提供了一些启示,他与他人合著了 2006 年对该研究结果的分析报告。在西班牙的研究中,60 名老年男女隔日禁食和盛宴,持续了三年。60 名参与者在医务室度过了 123 天,6 人死亡。与此同时,60 名非禁食老年人在医务室度过了 219 天,13 人死亡。
2007 年,约翰逊、马特森及其同事发表了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在九名超重哮喘患者中,哮喘症状和各种炎症迹象迅速显著缓解,这些患者每隔一天近乎禁食,持续了两个月。
然而,与这些有希望的结果相悖的是,关于间歇性禁食的文献也包括几个危险信号。巴西 2011 年对大鼠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间歇性禁食会增加血糖和可能损害细胞的氧化性化合物的组织水平。此外,在马特森与他人合著的 2010 年一项研究中,定期禁食的大鼠神秘地出现了僵硬的心脏组织,这反过来又阻碍了器官泵血的能力。
一些减肥专家对禁食持怀疑态度,理由是禁食会引起饥饿感,并且可能导致补偿性暴饮暴食的危险。事实上,最近一项关于卡路里限制的灵长类动物研究——未能延长寿命的那项研究——强调了在彻底改变人们的饮食方式时需要谨慎。
然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一日三餐是一种奇怪的现代发明。我们古代祖先食物供应的不稳定性很可能导致频繁的禁食——更不用说营养不良和饥饿了。然而,马特森认为,这种进化压力选择了增强参与学习和记忆的大脑区域的基因,这增加了寻找食物和生存的几率。如果他是对的,那么间歇性禁食可能是一种聪明而明智的生活方式。
大众科学在线
在 ScientificAmerican.com/jan2013 评论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