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作为观众观看表演时,无论是电影、戏剧、音乐会还是讲座,时间的弹性或许最能被体会到。表演的实际时长和其在心理上的时长是不同的。为了说明造成这种时间体验差异的因素,我们可以以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1948 年的电影《绳索》为例。这部技术上堪称杰出的作品是以连续、未经剪辑的 10 分钟长镜头拍摄的。很少有电影作品完全采用这种方法制作。《惊世狂花》中的奥逊·威尔斯、《大玩家》中的罗伯特·奥特曼和《好家伙》中的马丁·斯科塞斯都使用了长而连续的镜头,但不如《绳索》那样始终如一。(尽管这项创新为导演赢得了许多赞誉,但拍摄过程对所有相关人员来说都是一场噩梦,希区柯克只在他接下来的电影《摩羯座下》的部分片段中再次使用了这种方法。)
希区柯克发明这项技术是出于一个合理的理由。他试图描绘一个发生在连续时间内的戏剧故事。但他受限于可以装入摄影机的胶片量,这大约足够拍摄 10 分钟的动作。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绳索》的真实时间如何在我们的头脑中呈现。在 1966 年接受弗朗索瓦·特吕弗的采访时,希区柯克表示,故事开始于晚上 7:30,结束于 9:15,共 105 分钟。然而,这部电影由八个 10 分钟的胶片组成:总共 80 分钟,包括片头和片尾的字幕。消失的 25 分钟去哪里了?我们是否觉得这部电影比 105 分钟短?其实不然。这部电影似乎从不比它应该有的时长短,观众也不会感到仓促或剪辑感。相反,对许多人来说,这部电影似乎比它的放映时间更长。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能够继续存在。
我怀疑有几个方面可以解释这种感知时间的变化。首先,大部分情节发生在夏季顶层公寓的客厅里,纽约市的天际线透过全景窗户清晰可见。在影片的开头,光线暗示是傍晚时分;到结尾时,夜幕已经降临。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日光渐弱的体验让我们觉得实时发生的事件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来涵盖夜幕降临的几个小时,而事实上,光线的这些变化是被希区柯克人为加速的。
同样,所描绘动作的性质和背景也会引发对时长的其他自动判断。在影片第一卷开头发生的众所周知的希区柯克式谋杀案之后,故事的焦点转向由两位声名狼藉的凶手举办的优雅晚宴,受害者亲友也出席了晚宴。实际的用餐时间大约是两卷胶片。然而,观众认为这个片段的时间更长,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看起来冷静、礼貌且不慌不忙的主人,还是客人,都不会以如此快的速度狼吞虎咽地吃完晚餐。当情节稍后分散开来——一些客人在客厅里对着镜头交谈,而另一些客人则到餐厅去看珍本书籍——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银幕外的片段比实际影片中占用的几分钟时长更长。
另一个因素也可能有助于减缓时间流逝。每个 10 分钟的胶片内都没有跳切;镜头缓慢地滑向和远离每个角色。然而,为了将每个片段连接到下一个片段,希区柯克在大多数镜头结束时都特写一个物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镜头会移到一位身穿深色西装的演员的背部,屏幕会变黑几秒钟;下一个镜头开始时,镜头会从演员的背部拉开。虽然这种中断很短暂,并且并非旨在表示时间中断,但它可能仍然有助于时间的延长,因为我们习惯于将视觉感知的连续性中断解释为时间连续性的中断。诸如叠化和淡出之类的影片剪辑技巧经常导致观众推断,在前一个镜头和后一个镜头之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在《绳索》中,七次中断中的每一次都将实际时间延迟了零点几秒。但对于一些观众来说,累积起来,这些中断可能暗示已经过去了更多的时间。
素材的情感内容也可能会延长时间。当我们感到不舒服或焦虑时,我们通常会感觉时间过得更慢,因为我们会专注于与我们的焦虑相关的负面图像。我在实验室进行的研究表明,当我们体验到积极情绪时,大脑产生图像的速度更快(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玩得开心时,时间飞逝),而在产生负面情绪时,大脑会降低图像生成的速度。例如,在最近一次遇到严重湍流的飞行中,我感觉时间过得异常缓慢,这可能是因为我的注意力集中在体验的不适感上。《绳索》中令人不快的处境也可能同样合谋拉长时间。
《绳索》提供了真实时间与观众感知时间之间明显的差异。这样做,它说明了持续时间的体验是如何构建的。它基于多种因素,例如正在感知的事件的内容、这些事件引发的情感反应以及图像呈现给我们的方式,以及伴随影片图像的意识和无意识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