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特·卡普兰,来自《自然》杂志
弗洛勒斯人 (Homo floresiensis),被称为印度尼西亚的“霍比特人”,再次引发争论。一项颅骨扫描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这种矮小的人并非一个独立的物种,而仅仅是一个发育迟缓的人类。
这项研究今天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但其他人类学家对这项分析远不满意,他们声称“霍比特人政治”再次使辩论变得混乱。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看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这块有 18,000 年历史的化石于 2003 年在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的一个石灰岩洞穴中被发现,震惊了人类学界。这位年轻的成年女性生活在相对较近的时期,但与已知的任何其他人科动物物种都不同——她只有一米高,四肢相对于躯干较长,颅骨与当时生活在地球其他地方的现代人类相比非常小。她在《自然》杂志上被报道为一种新的、完全出乎意料的人类物种:弗洛勒斯人 (H. floresiensis)。
自那以后,研究人员就该颅骨究竟代表一个不同的物种,还是仅仅是一个畸形的智人而争论不休——也许是侏儒症或小头畸形(一种导致颅骨和大脑非常小的发育障碍)的结果。
在最新的研究中,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家拉尔夫·霍洛威领导的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成像来检验小头畸形的观点。首先,他们扫描了 21 名患有小头畸形的人类儿童的颅腔空间,并将它们与 118 名未患病儿童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发现,两个特定的测量值——小脑突出(大脑底部向后突出的程度)和相对额宽——可以用来区分小头畸形儿童和未患病儿童。
然后,研究小组对 10 名小头畸形人类、79 名未患病人类、17 名人类祖先直立人 (Homo erectus)、4 名人类祖先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和弗洛勒斯人 (H. floresiensis) 化石的颅内模进行了类似的比较。他们报告说,弗洛勒斯人 (H. floresiensis) 的颅骨与从小头畸形患者和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收集的测量值重叠最多。
化石测量值不在正常现代人类或直立人 (H. erectus) 的范围内,但确实在小头畸形人类的范围内,因此霍洛威得出结论,该化石可能患有小头畸形,不一定是独立的物种。
状态不佳
但其他研究过弗洛勒斯人 (H. floresiensis) 的研究人员对霍洛威的分析表示怀疑。
来自澳大利亚阿米代尔新英格兰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彼得·布朗是最初发现该化石的团队成员,他认为霍洛威的研究未能考虑到最初宣布该化石为新物种的关键特征。
他说:“颅内模的比例与将这块化石归为弗洛勒斯人物种完全无关。”“至关重要的是大脑相对于身体的大小,而这在这里甚至没有被考虑。”
与此同时,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塔拉哈西分校的人类学家迪安·福尔克抱怨说,从霍洛威使用的弗洛勒斯人 (H. floresiensis) 颅内模中进行的任何测量都可能因古代化石中存在的碎片和裂缝而失真。她之前对弗洛勒斯人 (H. floresiensis) 颅骨本身进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并得出结论,它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她说:“我们曾有机会使用该团队使用的弗洛勒斯人 (Homo floresiensis) 颅内模,但由于其状态不佳而放弃了。”“我们使用 CT 数据运行了该研究的一个版本,这些数据比从那个扭曲的颅内模中收集的任何数据都准确得多。”
霍洛威说他不同意布朗的观点,并称福尔克的批评“荒谬”。他说:“我们既使用了布朗提供的颅内模,也使用了根据福尔克的虚拟颅内模构建的物理颅内模。”“如果我们的材料有问题,那么所有人的材料都有问题。”
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古人类学家威廉·容格斯也不认同布朗的结论。他说:“他们注意到弗洛勒斯人 (Homo floresiensis) 和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的颅骨测量值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为了提出小头畸形的论点而忽略了它。”“这是一个奇怪的决定,但仍然是常见的霍比特人政治。”
本文经《自然》杂志许可转载。 该文章于 2011 年 8 月 8 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