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喧嚣

新研究引发关于迷你人类物种的辩论

2004年10月,古人类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科学界新发现的人类物种的部分骨骼,这个物种最近在12000年前还存在。这些骨骼是从印度尼西亚群岛弗洛勒斯岛上一个名为梁布亚的洞穴中发现的,揭示了一种身高仅一米多一点的生物,其大脑只有我们自身的三分之一大小。这个发现被科学地命名为弗洛勒斯人,并被亲切地昵称为霍比特人,瞬间引起轰动。

但自那时以来,专家们一直在为这些遗骸争论不休。争议的焦点在于它们是否属于一个全新的物种,或者仅仅是我们人类自身患病成员的遗骸。为此,一组直言不讳的怀疑论者期待已久的分析今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发表。

在论文中,印度尼西亚加札马达大学的特库·雅各布 (Teuku Jacob) 和他的同事们对最初的解释提出了挑战,即这些骨骼属于一个从直立人进化而来的物种,其娇小的体型是对被困在资源有限的小岛上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他们认为,由于缺乏与其他人科动物的接触,这些被困在弗洛勒斯岛上的人走上了他们自己的进化道路。)他们认为,这具被称为LB1的骨骼是一个患有发育障碍的俾格米智人的遗骸,这种发育障碍导致了包括小脑症在内的其他病症(一种被称为小头畸形的病症)。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雅各布的团队认为,由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彼得·布朗 (Peter Brown) 和迈克尔·莫伍德 (Michael Morwood) 领导的初步研究未能解释,如此小脑的人是如何制造出以前只与大脑大得多的智人相关的工具的。该小组还怀疑,考虑到象类动物剑齿象能够多次在岛上定居,人类是否有可能在弗洛勒斯岛上孤立进化。

此外,霍比特人的批评者表示,许多据称可以区分LB1和其他标本与智人的解剖学特征——例如,旋转的前臼齿和下巴的缺失——在现代澳大拉西亚人中发现,包括今天生活在梁布亚洞穴附近的俾格米人。他们认为,其他特征表明发育异常——包括小脑壳、颅骨和骨骼骨的不对称性,以及肢骨上肌肉附着部位的标记较弱等等。

为了说明LB1面部不对称的程度,堪萨斯大学的团队成员大卫·W·弗雷尔 (David W. Frayer) 将颅骨的数字照片沿中间分割开,然后将每一侧复制并镜像,创建了两个合成面孔,一个基于左侧,一个基于右侧。结果是两张看起来非常不同的面孔。“虽然大多数面孔并非完全对称,但面部骨骼的不对称性超过约1%是不寻常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合著者罗伯特·埃克哈特 (Robert Eckhardt) 评论道。根据报告,LB1面部的这种不对称性“超过了临床规范”。埃克哈特表示,“LB1不是一个新物种的正常成员,而是我们自身物种的异常成员。”

发现并描述这些化石的团队成员驳斥了这项新的分析。莫伍德反驳说,梁布亚的工具与在弗洛勒斯岛另一个遗址发现的工具非常相似,这些工具的历史可追溯到88万年前,表明人类在该岛上不间断地居住和文化传统。“这种人工制品并非现代人类石器制造者的专属特权,”他坚持认为。此外,尽管剑齿象在一次大规模火山爆发摧毁了大约90万年前的第一个剑齿象之后,确实第二次在弗洛勒斯岛上定居,但似乎第二次在岛上长期定居:梁布亚的矮化剑齿象与小型人类遗骸共存,据信是数十万年前到达的较大物种的直系后裔。

布朗的措辞更加严厉,他反驳说,这篇论文“绝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表明弗洛勒斯人的诊断特征在现代人类中得到复制”。他坚持认为,所有现代人类都有下巴,包括小头畸形患者和雅各布及其合著者提到的活着的弗洛勒斯俾格米人。布朗也没有被LB1面部不对称性的分析说服。“骨骼埋在九米深的沉积物下,并且有一些轻微的变形。我知道,因为是我把它拼起来的,”他评论道。“他们关于不对称是异常生长结果的说法是虚构的。”

其他研究过这些遗骸的研究人员也同样批评这项新研究。石溪大学的苏珊·拉尔森 (Susan Larson) 正在分析梁布亚骨骼的肩部解剖结构,她反驳了作者关于LB1的肢骨肌肉标记表明肩部肌肉发育不良的论点。作者认为,肌肉贫弱是LB1的上臂骨如此笔直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像正常现代人类的肱骨那样在肘部和肩部之间扭曲。但拉尔森指出,“已经证明,肌肉标记的大小或复杂性与肌肉的大小或强度之间没有简单的关系”。“没有证据表明[弗洛勒斯人]的肌肉虚弱。” 此外,她指出,现代人类肱骨的大部分扭曲发生在子宫内,在任何肌肉力量影响它之前。拉尔森自己的研究表明,LB1相对笔直的肱骨是一个原始特征,是从人科动物仍在从为四足运动而构建的肩部过渡到可能为投掷和/或双足耐力跑而优化的肩部时遗留下来的。

同样在石溪大学的威廉·荣格斯 (William Jungers) 称怀疑论者对骨骼遗骸的描述是“摇摇欲坠的纸牌屋”。他说,梁布亚遗骸中明显的体型和肢体比例不仅将弗洛勒斯人与所有其他已知的人科动物区分开来,而且与腿骨横截面显示病理异常的说法相反,他自己的分析表明它们是正常的。

布朗表示,就他个人而言,他已经放弃了弗洛勒斯人的矮人体型和大脑比例是由于被隔离在一个小岛上而进化的想法。他认为,更可能的是,他们的祖先在到达弗洛勒斯岛时已经很小了。他指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黛比·阿吉 (Debbie Argue) 及其同事撰写的一篇支持新物种解释的论文最近已被人类进化杂志接受发表。

使情况复杂化的是,梁布亚只发现了一个颅骨——LB1的颅骨。该遗址的其他骨骼符合相同的矮小体型轮廓(事实上,有些骨骼似乎来自比LB1更小的个体),但体型并不能揭示大脑的大小。事实上,尽管现代俾格米人体型矮小,但他们的大脑大小与体型较大的人相当。古人类学家大多认为,在梁布亚发现另一个小脑人科动物将消除对新物种解释的任何疑虑。但印尼政府已经暂时关闭了洞穴,不再进行进一步挖掘,此前发现者与包括雅各布在内的竞争对手科学家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端。DNA的提取和分析似乎也不太可能,因为DNA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往往会迅速降解。

因此,莫伍德正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其他地点寻找可能包含弗洛勒斯人遗骸的地点。线索也可能来自与在格鲁吉亚共和国德马尼西遗址发现的小体型直立人化石的比较。与此同时,怀疑论者将继续寻找符合LB1特定特征组合的特定综合征。也就是说,霍比特人战争无疑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

凯特·王 (Kate Wong)是一位屡获殊荣的科学作家,也是大众科学的高级编辑,专注于进化、生态学、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动物行为。她对人类起源非常着迷,她已经报道了人类起源超过25年。最近她开始痴迷于鸟类。她的报道曾带她去过尼安德特人曾经居住过的法国和克罗地亚的洞穴,去肯尼亚图尔卡纳湖畔寻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器,去马达加斯加进行挖掘古代哺乳动物和恐龙的探险,去南极洲冰冷的海域,在那里座头鲸以磷虾为食,并在康涅狄格州进行“大日”比赛,在24小时内尽可能多地找到鸟类物种。凯特与唐纳德·约翰森 (Donald Johanson) 合著了露西的遗产:人类起源的探索。她拥有密歇根大学生物人类学和动物学理学学士学位。在 X (前身为 Twitter) 上关注王 @katewong

更多作者:凯特·王 (Kate Wong)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