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许多人都体会过那种熟悉的感受:急切地打开一个精心包装的礼品盒,结果却发现里面是一件糟糕的羊毛衫、一个有着空洞眼神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小雕像,或者是一套晚餐桌上的水晶“刀架”。但什么才是好礼物呢?答案因你是问送礼者还是收礼者而大相径庭。本月发表在《心理科学最新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突显了我们实际想要收到的礼物和我们想要送出的礼物之间的脱节,并提供了一些可能在今年节日购物季派上用场的见解。
心理学家早就知道,我们常常难以预测他人的喜好,而根据该研究的合著者、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市场营销教授埃莉诺·威廉姆斯(Elanor Williams)的说法,我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可能是罪魁祸首。我们倾向于首先关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扩展我们的思维去考虑他人的观点——这种策略并不总是奏效。“这个过程并非超级简单,”她说。
当然,送礼的全部意义在于当我们试图预测另一个人可能想要什么时,要考虑对方的观点。大量的先前研究记录了人们的各种送礼错误,并提供了数十种不同的心理学解释,这正是威廉姆斯和合著者、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市场营销教授杰夫·加拉克(Jeff Galak)的工作切入点。“似乎存在某种基本的、潜在的机制驱动着所有这些错误,”加拉克说,“我们想了解那是什么。”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作者们筛选了关于送礼的文献,并使用共同的主题来为我们送礼的笨拙提出一个简单而统一的解释:作为送礼者,我们倾向于关注礼物交换本身,急切地期待着当我们看到对方打开礼物时脸上洋溢着喜悦时我们所感受到的温暖感觉。相比之下,收礼者更关注礼物本身:它有用吗?是想要的吗?它最终会不会被藏在壁橱里,直到可以退货或转赠?
加拉克解释说,这种不匹配的出现,并非因为我们作为送礼者没有考虑到收礼者的观点,而是因为我们关注的时间段不对。“[我们] 使用的是交换那一刻的视角,”他说,“而不是说,我送给这个人礼物一周后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还会喜欢这个吗?”
我们对礼物交换的执着有很多方式会导致我们误入歧途。例如,我们倾向于选择有趣的礼物而不是实用的礼物,选择一件异想天开的物品,即使收礼者从长远来看可能并不需要它,也会让揭晓的过程很愉快。威廉姆斯描述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她的父母送给她一个五磅重的盐制餐盘,她形容这份礼物“很别致,但极其不实用”。“我非常感谢他们,然后我立刻把它退回了商店,买了一个电热水壶,”她说,“这不是一件有趣的礼物,但它是我基本上每天都用的东西——而且每次我用它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他们。”
我们对“盛大揭晓”的执着也可能促使我们送出惊喜礼物,而不是坚持清单或直接向收礼者征求建议。“礼物应该是惊喜——我们把它们包装好,让人们打开它们,”威廉姆斯说。“但是惊喜有点冒险,如果对方不知道它的到来,它可能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礼物的费用是另一个我们可能犯错的地方。我们认为昂贵的物品是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式,而大多数收礼者不太在意在当下被眼花缭乱,而更在意得到他们之后可以使用或享受的东西。加拉克在他女儿出生后收到一个价值250美元的爱马仕婴儿围兜时遇到了这种情况。“实际上,我们更希望收到一包10条来自Kmart的便宜婴儿围兜,我们可以真正使用,”他说。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想送出好礼物——我们只是倾向于在过程中跑偏。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改进呢?威廉姆斯建议少关注我们在礼物交换中的角色,而更多地关注对方在拥有礼物之后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你必须放弃一点虚荣心,”她说,“并且接受送出一份可能感觉不是好礼物,但实际上是好礼物的礼物,因为它符合对方的喜好。”
加拉克说,最好的策略也许是直接问对方他们想要什么。“有一种误解认为,最受欢迎的礼物是那些意想不到的礼物,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解释说。“最受欢迎的礼物是那些最符合收礼者实际愿望的礼物。”
关于送礼的研究可能感觉有点轻浮,但正如威廉姆斯指出的那样,送礼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加拉克补充说,它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送礼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加强社会联系。我们也有更实际的理由来提高我们的送礼水平——每个节日季,我们都会花费数千亿美元用于购买礼物。“如果我们正在这样做,”加拉克说,“我们不妨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