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为什么婴儿会呀呀学语。一些人认为,七个月大的婴儿的“呜呜”和“啊啊”声只是在她张开和闭上嘴巴时发出的。另一些人则认为,呀呀学语表明婴儿对人类语言的模式和节奏越来越敏感。《自然》杂志今天报道的一项新实验为第二种观点提供了佐证。达特茅斯学院的劳拉·安·佩蒂托和她的同事研究了聋哑父母所生的听力正常婴儿的手部动作,发现这些孩子似乎用他们的手“呀呀学语”。
为了精确测量他们的小实验对象的手势,佩蒂托的研究小组使用了光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跟踪放置在婴儿手上的发光二极管的轨迹。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研究了三名聋哑父母的孩子和三名听力正常父母的孩子。这些婴儿都被认为处于相同的发育水平,他们在六个月、十个月和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接受了检查。研究人员发现,接触过手语的听力正常婴儿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手部动作模式,其中只有一种与其他孩子相同。
事实上,接触过手语的婴儿专门产生了低频率的手部动作。其他婴儿只做高频率的手势。此外,接触过手语的婴儿在他们身体前方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做低频率的动作,这个空间与做手语的空间相对应。“这两种类型的手部动作之间的巨大差异表明,婴儿发现人类语言的节奏模式很重要,并且可以利用它们,”佩蒂托说。接下来,他们计划探索父母用来与婴儿交流的歌唱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