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包不能养活世界

如果农民将作物种植从饲料和燃料转向食品生产,至少可以增加70%的卡路里供应

根据目前的农业实践,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膨胀到90亿,全球粮食系统可能无法满足日益富裕和城市化人口的需求。

然而,明尼苏达大学圣保罗分校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将作物从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转向专门为人类消费种植食物,全球卡路里供应量可能增加多达70%。

研究人员绘制了中国、巴西、印度和美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作物生产和分配的全球模式,以计算人类可消费的卡路里量。这些国家合计占全球耕地面积和卡路里产量的近一半。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有关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明尼苏达大学全球景观倡议的研究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艾米丽·卡西迪说:“着眼于替代饮食方案,如果我们把所有作物从目前的用途转向直接供人类消费,我们可以额外养活40亿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到2030年,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将分别增加68%和57%。

动物产品比其最终产生的卡路里需要更多的卡路里才能生产,还需要更多的土地,并且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

消费方面的巨大差异
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牲畜转换公式,以根据卡路里和蛋白质含量计算植物和肉类生产的效率。在全球范围内,36%的作物卡路里用于动物饲料,而这些饲料卡路里中有12%以肉类和动物产品的形式贡献于食物供应。

国家作物生产制图存在数据限制,从饲料生产到生物燃料。研究人员无法区分转基因食品和未使用生物工程方法生产的食品。

该研究指出:“这项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在于,它平等地对待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即使它们的蛋白质在生物利用度和氨基酸含量上有所不同。”

研究人员建议,专门为人类消费而不是为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管理作物可能有助于确保全球粮食安全。

在观察到卡路里输送的比例和流量的四个国家中,农业实践和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在印度,研究人员考察了在研究期间,生产的作物卡路里中有89%流向食品,6%流向动物饲料,5%流向其他用途。相比之下,美国将27%的作物卡路里产量用于食品,超过一半的作物产量(按质量计)用于动物饲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将82%的作物卡路里用于直接人类消费。该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玉米饲料作物生产国,玉米产生的卡路里中有77%流向动物饲料。

可能需要对作物分配进行小幅调整
与美国一样,巴西也将大部分生产的植物蛋白用于动物饲料,其中79%的作物卡路里(主要来自大豆生产)用于动物饲料。

爱荷华州立大学生物基产业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布鲁斯·巴布科克说,粮食生产“不受土地限制,而是受需求限制”。

他补充说,如果农民将耕地从玉米生产中转移出来,只供应人类消费的食物,供应量就会增加,“如果我们转向纯素饮食,将有数百万英亩土地闲置。”

研究人员没有提出彻底改革作物生产,而是提出了在短期内可能更可行的替代饮食方案。

卡西迪说:“饮食上的小变化可以增加蛋白质的供应量。”将谷物喂养的牛肉生产转向等量的猪肉和鸡肉生产,可以养活大约3.5亿人。根据该研究,饲料转化率将从12%降至23%,全球卡路里输送量将增加6%。

尽管世界可能尚未为以鱼类和其他蛋白质来源补充的纯素饮食做好准备,但作物分配上的小幅调整可能会增加全球粮食供应。

经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许可,从 Climatewire 转载。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