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人员今天宣布,物理学家们在来自大爆炸的光中发现了一种长期预测的扭曲,这代表着宇宙涟漪(称为引力波)的首张图像。这一发现直接证明了暴胀理论,即宇宙在诞生后的最初纳秒内以极快的速度膨胀。专家表示,更重要的是,信号比预期的要强烈得多,排除了一大类暴胀模型,并可能为新的物理学理论指明方向。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马克·卡米翁科夫斯基说:“这太棒了。”他没有参与这项发现,但在1997年就预测了如何找到这些引力波印记。“你不是每天醒来都能发现关于早期宇宙的全新事物。对我来说,这绝对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南极的宇宙超背景星系外偏振成像 2 (BICEP2) 实验在宇宙微波背景 (CMB) 中,即大爆炸后不久遗留下来的光中,发现了一种称为原始 B 模式偏振的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是光偏振或方向的卷曲,只能由暴胀产生的引力波产生。“它看起来像是天空中的漩涡图案,”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BICEP2 探测器的设计师郭兆林说。“我们发现了暴胀的铁证,并且我们也制作了首张跨越天空的引力波图像。”
物理学家表示,如此具有突破性的发现需要其他实验的证实才能真正令人信服。尽管如此,该结果还是赢得了该领域许多领导者的赞扬。“有可能它是错误的,但我认为结果极有可能站得住脚,”麻省理工学院的艾伦·古斯说,他于 1980 年首次预测了暴胀。“我认为他们在分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BICEP2 探测器发现了惊人强烈的 B 模式偏振信号,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数据来超过真正发现的“5-sigma”统计显着性阈值。事实上,研究人员非常惊讶地在数据中看到了如此耀眼的信号,以至于他们推迟了一年多才发布它,寻找他们发现的模式的所有可能的替代解释。最后,当 BICEP2 在同一地点的继任者 Keck 阵列上线并开始显示相同的结果时,科学家们感到确信。“这在让我们相信这是真实的东西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郭说。
宇宙微波背景是弥漫整个天空的微弱光芒,可以追溯到大爆炸后仅 38 万年。在那之前,婴儿宇宙太热太稠密,光无法在不碰撞物质的情况下传播很远。当它冷却到可以形成中性原子的程度时,光被释放出来,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过太空,并成为 CMB。这种光芒是 1964 年由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意外发现的,他们最初误认为是鸽子粪便落在天线上造成的干扰。最终,科学家们意识到他们发现了来自原始宇宙的印记,这一发现为他们赢得了 1978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CMB 中出现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威尔逊说。“最初我没有意识到可能会从中获得多少信息。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
BICEP2 使用约 250 个缩略图大小的偏振探测器来寻找通过其位于南极站的望远镜,在两个垂直方向上来自一小块天空的 CMB 光的差异。该仪器在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期间在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收集数据,那里的寒冷干燥的空气提供了特别稳定的观测条件。另一项在那里的实验,南极望远镜,报告去年发现了 B 模式偏振,尽管它看到的信号在天空中的不同角度尺度上,并且显然是由于已知的大星系对 CMB 的引力透镜效应(由巨大物体引起的光线弯曲)过程造成的,而不是此处看到的原始引力波。
BICEP2 在搜索 CMB 中的 B 模式偏振方面有很多竞争对手:其他项目包括普林斯顿大学领导的阿塔卡玛 B 模式搜索 (AB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领导的 POLARBEAR 实验;明尼苏达大学运行的高空氦气球 E 和 B 实验 (EBEX);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领导的宇宙学大角度尺度巡天 (CLASS);以及其他许多项目。鉴于 BICEP2 团队看到了如此清晰的信号,如果结果是真实的,这些搜索应该很容易证实这些结果。“现在这只是冰山一角,”卡米翁科夫斯基说。“在未来几年,我们将能够从这些测量中提取大量信息。这是一件好事,不仅对于发现它的人,而且对于那些被他们抢先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因为不同的实验应该收集互补的数据。
BICEP2 研究人员报告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大的 r 值,即 CMB 中引力波涨落与物质密度扰动引起的涨落之比。根据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WMAP) 和普朗克卫星的全天 CMB 地图,该值之前估计小于 0.11。然而,BICEP2 的值约为 0.20。“一切都取决于这个小小的 r,”古斯说,“并且这个测量结果改变了很多。事实上,上周看起来被排除在外的模型现在是本周受到青睐的模型。” 例如,如此高的 r 值表明,暴胀开始的时间甚至比某些模型预测的还要早,在大爆炸后万亿分之一万亿分之一秒。
反过来,暴胀的时间告诉物理学家宇宙在暴胀发生时的能量尺度。BICEP2 的 r 值表明,这与除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之外的所有自然力都可能统一为单一力(称为大统一理论)的能量尺度相同。这一发现支持了大统一的思想,并排除了许多不具备这种能量尺度的暴胀模型。“这真的大大缩小了合理的暴胀模型的空间,”卡米翁科夫斯基说。“与其在干草堆里找针,我们不如在沙桶里找针。” 大统一理论暗示存在类似于 2012 年发现的与希格斯玻色子粒子相关的希格斯场的新场。反过来,这些新场将表明也存在其他更重的希格斯玻色子粒子,尽管它们的质量如此之高,以至于不可能在任何传统的粒子加速器中产生。“这种测量使我们能够将早期宇宙用作新能源范围物理学的实验室,而这些能量范围是我们原本无法企及的,”卡米翁科夫斯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