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可能意味着更多类似俄克拉荷马州的暴雨

袭击俄克拉荷马城的洪水可能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暴雨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虽然龙卷风通常在恶劣天气季节占据中心位置,但对于周三的俄克拉荷马城来说,是暴雨和山洪暴发掩盖了龙卷风。

该市在24小时内记录了超过7英寸的降雨量,这是自1891年开始记录以来任何一天的第三高单日降雨总量。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坏了道路和建筑物,并导致汽车在变成河流的街道上漂浮。

虽然大平原地区的人们对暴雨并不陌生——最大的24小时降雨总量是在不久前的2010年6月记录的——但随着世界变暖和大气吸收更多水分,他们以及全国其他地区都可能会期待更多这种情况。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袭击俄克拉荷马州中部的降雨是一次恶劣天气爆发的结果,这次爆发还形成了估计51个龙卷风并降下大冰雹,影响了从德克萨斯州到内布拉斯加州的社区。风暴持续不断地袭击俄克拉荷马城地区,导致降雨稳步快速增加,正如上面的图表清楚地显示的那样。

虽然24小时降雨总量在该市排名第三,但48小时总量排名中位列第二。根据俄克拉荷马州气象网的数据,俄克拉荷马州中部其他地区可能经历了更大的降雨量——高达12英寸。

气候中心计算,俄克拉荷马城在短短24小时内看到的降雨量超过了截至5月6日全年通常记录的降雨总量的70%。

美国国家气象局记录表明,就24小时降雨量而言,昨天的风暴是25年一遇的事件。然而,根据相同的记录,大部分降雨发生在短短6小时内,这更接近于百年一遇的事件。

虽然要说气候变化在这次特定事件中可能扮演了什么角色很棘手,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持续累积,预计随着世界持续变暖,这种暴雨将变得更加常见。

二氧化碳水平刚刚超过了另一个里程碑,全球平均水平达到百万分之400(ppm)。自20世纪初以来,所有额外二氧化碳捕获的额外热量已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6°F。

由于温暖的空气具有更大的吸水能力,因此降雨时会有更多的水分。即使在预计在变暖的世界中总体上会变得更加干燥的地方,当确实下雨时,也更可能是集中爆发。

 

美国各地已经观察到暴雨增加,尽管增加幅度因地区而异。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增幅最大,但根据《国家气候评估》,包括俄克拉荷马州在内的大平原地区自1958年以来此类暴雨增加了21%。

像这样的暴雨非常令人担忧,因为它们可能导致大范围的山洪暴发,就像在俄克拉荷马城发生的那样。山洪暴发发生的原因是雨水来得又快又猛,以至于地面和水道无法快速吸收,从而使其溢出到街道和地下室。道路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会使地面更不透水,从而加剧这个问题。

如此大量的水非常强大,可以冲毁道路、人行道和桥梁,并且仅2英尺深的水就可以冲走大多数汽车。

周三俄克拉荷马城洪水造成的破坏导致一所小学停课本学年剩余时间。暴雨还导致许多被困在上涨的水中的人们从汽车和移动房屋中呼叫水上救援,并造成至少一人死亡,一名妇女在她的风暴避难所中溺水身亡。

本文经气候中心许可转载。本文于2015年5月7日首次发表

Andrea Thompson is an associate editor covering the environment, energy and earth sciences. She has been covering these issues for 16 years. Prior to joining 大众科学, she was a senior writer covering climate science at Climate Central and a reporter and editor at Live Science, where she primarily covered earth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She has moderated panels, including as pa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dia Zone, and appeared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rviews on major networks. She holds a graduate degree in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as well as a B.S. and an M.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from 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llow Thompson on Bluesky @andreatweather.bsky.social

More by Andrea Thompson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