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带来的基因变化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观点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神经科学家发现了啮齿动物恐惧欺凌者的基因基础。经常受到体型较大老鼠威胁的小鼠会变得孤僻,甚至害怕性情温顺的老鼠。欺凌行为显然引发了所谓的脑边缘多巴胺通路(一个与奖励和欲望感受相关的脑回路)内基因表达的剧变。结果是 309 个基因的表达增强和 17 个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其中许多变化在之后持续数周。该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这是一种与抗抑郁活性相关的化学物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奥利维尔·伯顿和他的同事敲除了该回路中这种因子的产生,从而逆转了大多数由欺凌行为引发的基因表达。然后,这些小鼠接受了陌生鼠,尽管它们反复受到骚扰。这些发表在 2 月 10 日《科学》杂志上的发现可能有助于治疗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而社交退缩是这两种疾病的突出症状。

查尔斯·Q·崔《大众科学》的特约撰稿人。他的作品也曾出现在《纽约时报》、 《科学》、《自然》、《连线》《LiveScience》等刊物上。在业余时间,他游历了七大洲。

更多作者:查尔斯·Q·崔
大众科学杂志 第294卷 第4期本文最初以“欺凌带来的基因变化”为标题发表于《大众科学杂志》第294卷第4期(),第34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06-34d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