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物理学中最具争议的观测之一。但是,对于银河系中心神秘的高能光子过量现象,可能已经出现了解释。最新的分析表明,该信号可能来自暗物质粒子,其质量恰好适合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中显现。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粒子物理实验室,计划在为期两年的停机后,于今年夏天重启质子对撞(参见“LHC 2.0:宇宙新视野”)。那里的物理学家已告诉《自然》杂志,他们现在计划将寻找这种粒子作为对撞机第二次运行的首要目标。
如果成功探测到,将能解决银河系 γ 射线源的问题。同时,它还将揭示暗物质的本质,这种隐形的物质被认为构成了宇宙物质的约 85%,并将成为长期以来人们寻求的超对称性的证据,超对称性是扩展当前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宏大途径。
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的未来。
“这很可能迄今为止提出的对银河系中心最 promising 的单一解释,”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Fermilab)的 Dan Hooper 说,尽管他补充说,“还有很多其他的解释也紧随其后”。
2009 年,Hooper 和当时纽约大学的研究生 Lisa Goodenough 在 NASA 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的数据中首次发现了该信号。他们提出,这个峰值是暗物质的特征。两个碰撞的暗物质粒子会像普通物质与反物质一样相互湮灭。湮灭会产生一系列寿命短暂的粒子,最终产生 γ 射线。
但是,这种被其支持者称为 hooperon 或 gooperon 的提议粒子,很快就遇到了物理学家最喜欢的超对称性版本的问题。尽管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MSSM)允许暗物质粒子的质量估计与 hooperon 相当——约为 25–30 千兆电子伏特(1 GeV 大约是一个质子的质量)——但多项实验表明,粒子必须更重。为了容纳 hooperon,MSSM 必须进行修改,以至于许多物理学家感到不安。“这将需要一个全新的理论,”荷兰奈梅亨拉德堡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 Sascha Caron 说,他领导着最新计算背后的团队。
怀疑论者认为,在费米数据中发现的 γ 射线过量现象有更平凡的解释,例如来自中子星的辐射或来自爆炸恒星的残骸。
但在 2014 年末,有消息称,与费米峰兼容的暗物质粒子质量范围的计算过于保守。费米科学团队和其他人提供的新估计表明,已知来源产生的 γ 射线“噪声”允许存在更重的粒子。“这种过量可以用高达 200 GeV 的粒子来解释,”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物理学家、费米团队的首席科学家 Simona Murgia 说。
大爆炸拟合
有了这种认识,Caron 和他的合作者重新计算了 MSSM 理论的预测,并发现了对过量现象的另一种潜在解释——一种名为中性微子的现有暗物质候选者。中性微子的质量足够大,不会被之前的实验排除,但又足够轻,有可能在 LHC 的第二次运行中产生。
Caron 的模型还对大爆炸中应该产生的暗物质数量做出了预测,这与欧洲航天局普朗克探测器对宇宙微波背景(大爆炸的遗迹辐射)进行的最新观测结果相符(参见 Nature http://doi.org/38k; 2014)。他说,这不可能是巧合。“我发现这非常令人惊叹。”
Caron 的团队并不是唯一一个根据新估计重新分析费米峰的团队。费米实验室物理学家 Patrick Fox 和他的同事去年 11 月进行的类似但不太详细的计算也表明,中性微子可能是费米 γ 射线的潜在原因。斯德哥尔摩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 Nordita 主任 Katherine Freese 说,她和她的合作者计算出,这种过量现象可能是由一种暗物质引起的,这种暗物质在不太流行的超对称性理论中出现。
解决方案可能近在咫尺。在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 中产生中性微子之外,中性微子也可能在下一代地下实验的探测范围内,这些实验试图捕获恰好飞过地球的暗物质粒子,CMS 的物理学家 Albert De Roeck 说,CMS 是两个将寻找暗物质的 LHC 探测器之一。他说,如果这种粒子确实是 γ 射线的成因,“那么暗物质信号似乎应该很快就会被观测到”。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 2015 年 5 月 5 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