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任消费科技评论员已超过 10 年。在那段时间里,每天都会收到谩骂邮件,这已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
早期,我以为我理解了这种现象。那时候,一切都围绕着微软与苹果的竞争。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何会站队:苹果是挑战老牌巨头的弱者。为其中一方摇旗呐喊很有趣。
然而今天,科技界中,狂热粉丝和黑粉随时准备攻击每一个可以想象的“立场”——当然,“立场”指的是“公司或产品”。几乎提到任何一个大牌,你都会触碰到人们敏感的神经:iPhone。Android。Kindle。佳能。尼康。谷歌。Facebook。当然,还有苹果或微软。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推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我们说的也不是文明的意见分歧。我们说的是互相谩骂、揪头发、恶毒的咆哮,以及一系列现代化的贬损词汇(后缀“-tard”总是很流行)。这是小工具仇恨言论。
在科技会议上,我们专栏作家会交流关于谩骂邮件的恶意程度。无论你认为自己在评论中多么公正,总会有人因此抨击你。
因此,当苹果 iPad 去年首次亮相时,我尝试了一个疯狂的实验:我在《纽约时报》的同一专栏中撰写了两篇评论,采取了相反的立场。一篇是为狂热粉丝写的——全是积极的。一篇是为黑粉写的——全是负面的。我当时想,这肯定会让所有人满意。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噱头并没有让任何人满意。反苹果博客作者写了关于我对 iPad 的“情书”;狂热粉丝博客作者则对我写的“诋毁文章”气得七窍生烟。每一方都忽略了评论的另一半!
后来,我了解到我当时目睹的是一种有据可查的认知偏差:敌意媒体效应。它指的是,对某个问题持有强烈观点的人,会认为媒体对该问题的报道对其观点存在偏见,无论报道多么中立。但这种现象通常适用于政治领域,而不是电子产品。这只能意味着一件事:小工具品牌实际上已经政治化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为什么会因为选择哪款手机而如此激动,看在老天的份上?
首先,如今的科技公司努力将他们的产品与风格和形象联系起来。那些色彩鲜艳、剪影跳舞的 iPod 广告从未提及任何功能——除了它能让你看起来有多酷。传递的信息似乎是,“如果你不买一个,你就不配拥有”——突然之间,如果有人贬低你的小工具,他们也是在贬低你这个人。
第二个因素是,小工具很昂贵,而且很快就会过时。你会对你购买的产品的优越性投入情感。人们看到你在使用它,评判你的选择——所以你会为你的选择辩护。侮辱我的小工具?你就是在侮辱我。
旧的苹果弱者现象仍然存在——但现在反过来了。苹果现在是音乐播放器、平板电脑和应用手机的霸主。忘掉 1997 年苹果鼓励我们“不同凡想”的广告吧。今天,如果你购买苹果产品,你就不是一个打破传统的人——你是一只羊。那些曾经会为弱者苹果加油的人现在却反对它。
出于同样的原因,Facebook 和 Google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繁荣,也获得了他们自己的黑粉群体。规模和成功自然会引发怀疑和愤世嫉俗。
但为什么是小工具?你在竞争对手的服装店、保险公司或银行的顾客中,不会遇到如此狂热的党派偏见,而这些公司也很大。而且为什么是现在?我的意思是,你没听说过 1950 年代的人们会因为选择烤面包机而怒骂对方,或者 1980 年代的帮派会因为发胶品牌而开始争吵。
很简单:因为互联网效应。那些将自我价值与他们的小工具挂钩的人,正是那些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人,那里的文明标准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当你在网上时,你是匿名的,所以你不会像面对面与人交流时那样体验到同样的冲动控制。
电子产品战争有希望缓和吗?只要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只要小工具工厂每年推出两次新机型,只要营销机器让我们相信我们的自我价值取决于我们携带的品牌,这种希望就很渺茫。
无论如何,这是我的观点。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那你就是个白痴-t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