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巧、毛茸茸的生物可能会帮助研究人员在环境快速变化的时代重新构想保护措施。
专家预计,气候变化会导致更多濒危物种灭绝,同时使其他物种濒临灭绝。大多数物种会慢慢尝试适应——通常是通过改变主要生命事件的时间,例如繁殖。它们还可以改变迁徙和觅食习惯。
有时这会奏效。但根据本周发表在《生态与环境前沿》上的一篇论文,同一种物种在某些地方可能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潜力,而在其他地方则会灭绝。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员、该论文的作者之一埃里克·比弗说:“有一段时间,人们都在谈论物种是气候变化的赢家还是气候变化的输家。”
相反,似乎是一些难以捉摸的因素影响一个物种是否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甚至茁壮成长。
比弗说,这使得确定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物种的复原力变得更加棘手,因为很难解开“混杂”在一起的各种条件。
鼠兔就是一个案例研究。
鼠兔类似于圆胖的仓鼠——有着圆耳朵、没有尾巴、身体小而毛茸茸——但它们与兔子的关系更近。它们通常生活在山区,与大多数人类接触隔离。
但研究人员记录到,在俄勒冈州的哥伦比亚河峡谷的低海拔地区生活着一个鼠兔种群。它们通过使用厚厚的苔藓作为夏季炎热的隔热层,或者利用附近的森林遮阴,从而适应环境,以便在白天保持活跃。
但生活在其他地方的鼠兔并没有表现出同样的适应性。
研究人员写道,在超过23年的观察中,生活在大盆地的鼠兔从未表现出在栖息地选择方面如此的灵活性。这导致了种群的急剧下降。
研究人员还发现,鼠兔在觅食习惯和身体姿势方面存在差异,以此来调节体温。
对于为什么有些鼠兔比其他鼠兔适应性更强,没有简单的解释。
“是物理环境允许了这种[行为]可塑性吗?是它们为了采用这些行为的基因进化吗?”比弗问道,“我们如何理清这些?我不知道。”
他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需要更加努力地了解为什么有些生物比其他生物表现得更好。
但他表示,结果也带来了希望。仅仅因为一个物种在一个地区难以适应,并不意味着它在其他地方也会表现得如此糟糕。而且,密切关注行为变化可以帮助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调整自己的管理措施。
他说:“最简单的说法是:一个物种能否应对或适应气候变化?答案是,这取决于情况。”
经 E&E News 许可,转载自气候通讯社。E&E 每天在 www.eenews.net 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环境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