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在中国发现的一块化石为恐龙是尽职尽责父母的观点提供了新的支持。 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报告描述了一个标本,其中包括一具成年骨骼的遗骸,周围环绕着 34 具幼年骨骼。 “这又多了一块拼图,进一步支持了恐龙之间存在亲代抚育,”蒙大拿大学的研究合著者大卫·J·瓦里基奥评论道。
瓦里基奥和他的同事分析了一块两英尺宽的红灰色泥岩标本,该标本采集于中国辽宁省的下白垩纪义县组,该地区以提供保存完好的恐龙和鸟类化石而闻名。 这些遗骸是一种被称为鹦鹉嘴龙的恐龙,这是一种植食性动物,长大后体型与中型犬差不多。 作者指出,骨骼的姿势——所有生物都直立,腿蜷缩在身下——表明这些动物在仍然活着的时候就被迅速掩埋了。 这些生物究竟是如何灭绝的仍然不清楚,但可能是塌陷的洞穴、洪水或火山碎屑的覆盖造成的。
研究人员从幼年个体的大小以及骨骼遗骸的密度推断,亲代抚育是广泛的。 今天的初龙类动物——鳄鱼和鸟类——是模范父母,提供温暖、食物和住所,但这些特征是否独立进化仍然不清楚。 作者警告说,还需要更多支持恐龙父母溺爱子女理论的发现,才能确定这是否确实是共同的祖先特征。